重官轻民.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官员贪占,与民争利.拆迁占地,掳掠民财.权大于法,


重官轻民.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官员贪占,与民争利.拆迁占地,掳掠民财.权大于法,无处申冤.司法不公,告状无门.物价飞涨,假货连天.空喊口号,愚弄众民. 不落实。政策出现肠梗阻,出现棚架。再好的政策不落实也没用,不要认为地方官员怎么样,就是救灾款物都敢贪污挪用的,还有什么不敢干的。因此,对于反腐败来说或者改革来说,必须从政治改革,必须从党员干部开始抓,否则改革开放的成果就会被腐败分子侵吞,事业就会被葬送。对于腐败分子决不能手软,应该象敌人一样来看待。否则,一切都是空。我们当地的官,只要还有一点良心,他就升不上去。因为他不符合上级领导的口味,他领导个人不喜欢你,你还想升?!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都是被上级领导认为是脑子出了毛病的。可恨,可气!真让人无法忍受!!!现在国家腐败到如此恶劣的程度:当官的违法犯罪---没事,老百姓只要有一点小过失就是罚款、拘留、无期直至栽赃冤枉至死---原因就是得罪了领导(所谓的一把手),领导看不顺眼呀!如果不是体制上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又怎会出现了比封建社会还要让人无法忍受的大量事实。我想,我们不能再预防了,难道我泱泱大国的老百姓是可以随便忽悠的吗?!我们的官员选拔任免体制,决定了官吏们的眼睛只会一味向上,什么权力来自人民,谁会相信这样的话,只要得到上边的认可,就会保证仕途无忧,谁会把老百姓放在眼里.
在基层,你不掺和那些腐败官员一起欺骗中央,共同腐败,你就是异己分子。现在在地方,是人妖颠倒的年代,中央何时才能拨乱反正,还中国百姓一个青天?整天开会和发文件绝对是没有用的。条例、法规在我们国家已经很多了,地方的官员在某些方面已经将党中央和国务院架空了,该到了中央“削藩”的时候了。腐败-这头人类社会的怪兽,正在中国大地上肆虐。人们可以在各个领域里看到它张牙舞爪的身影及狰狞的面目。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人们在对它切齿痛恨的同时,又不断地受到它的诱惑;而那些有权有势的腐败官员,又成了它的帮凶,推波助澜。那么,如何才能制服这头怪兽,不让它继续为非作歹、祸国殃民呢?当前最有效的就是一个字: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头怪兽最怕的就是法治。然而,当今中国并不缺法,问题是:再好的法网,如束之高阁,或掌网的人对怪兽网开一面,那是治服不了它的。因此,我国的司法部门能否依法司法,能否公正司法,就成了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关键。现在腐败横行,就是掌法网的人-即司法部门出了问题。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批评,是检验各级领导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尺。一位领导同志曾指出,对批评意见“要闻过则喜,而且要主动了解这些意见,要善于运用这些意见,推动地方工作”。这位领导同志强调,批评意见“往往有一些真知灼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更准确、更清晰”。然而,时下一些地方领导对群众意见和社会批评,不是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善如流的态度,而是消极应付,甚至“闻过则怒”,个别的还荒唐到动用权力滥施淫威压制批评。这种听不进意见、容不得批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作风,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是干部队伍中的歪风邪气,必须坚决纠正。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一条,就是能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批评。多听不同意见,是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横看成岭侧成峰”,领导干部出思路作决策,尽管事先有大量的调查研究,但百密难免一疏,如果别人换个角度提个醒,有的话可能并不中听,但对于领导干部周密思考,慎重决策大有裨益。退一步讲,即便批评意见没有多少价值,甚至也不符合实际,也应该对提意见者加以保护和鼓励。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广纳贤言,集思广益。建设性良策固然重要,批评性建议也很可贵。有道是“忠言逆耳”,领导干部如果被献媚者团团包围,就难以听到诤言,长此以往必然脱离实际,好大喜功、“瞎指挥”之类的痼疾就会染上。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与人民打成一片,与百姓同喜同忧,才能听到基层的真实声音,校正工作轨道。我们当地的官,只要还有一点良心,他就升不上去。因为他不符合上级领导的口味,他领导个人不喜欢你,你还想升?!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都是被上级领导认为是脑子出了毛病的。可恨,可气!真让人无法忍受!!!在明白人面前玩弄危险行为是被认为负面的,错误的,结果会是可怕的。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总是可以洞穿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运动过程;并不需要等到事情走到极端才来评论它、判断它。我实在不希望它明天以灾难的形式出现。呜呼,有时候我实在无能为力去制止;告诉你这个事实,希望你自珍自重。希望你应该要明白这个道理,其实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明白人可以很容易去理解他人的行为目的和精神感受;除非他有精神障碍或理解能力不足,才感受不到;同样正是有了这种心灵相通的感受,人类社会才有共同的道德标准的,我们才拥有共同的社会意识,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时候人们静默不语,并不等于害怕、或者默认,恐怕是各怀心思在欣赏你的表演,等着你落井下石;为你鼓噪加油的,可能就是善于揭发、有悔过立功表现的人。哈!长长的人生道路是我们的财富,平稳踏实的生活给我们欢乐和幸福;读点书吧!别做自毁声誉、形象和利益的傻子。全中国正直的人们团结起来!!!全中国希望生活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下的人民联合起来!!!年年防治腐败,年年桃花依旧,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雷声大,雨点小;文件多,落实少;会议多,实践少;强调多,重点少;过场多,真格少。 2、防治腐败的机构没有独立的执法权,受到党政各级实权领导的干扰太多,查案子往往避重就轻,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能深入而全面的彻查。 3、反腐监督机制往往受党政部门直接领导,图有虚名,形同虚设,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口号只有在文件或会议中见到或听到。 4、防治腐败法律不健全,反腐执法不力,腐败成本太低,腐败分子心存侥幸、挺而走险。针对当前防腐的严峻形势,本人提出以下对策: 1、削减文山会海,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搞运动,不走过场,狠抓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腐败现象。文山会海本身就容易出现腐败。很多官僚借参加会议之机请客送礼,公款消费购物旅游;文件多了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而这些作风与我们的反腐斗争格格不入,应好好整顿。腐败毒瘤不是靠休克式的运动能够根除的,而是靠日日理疗、吃药、打针、输液甚至放射治疗才能好转的。对于腐败多发地区、经济及权力攸关部门、重点岗位的实权人物进行重点监控,做到有的放矢,防范于未然。(未完,见发给预防腐败局的邮件)在现在社会里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我们现在是越反越腐,揪其真正原因,百姓对腐败的默认,对腐败的纵容,乃社会腐败之风逾演愈烈之真正根源。在我们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说;事不关几,高高挂起,这种思想也给腐败分子以机会。举个简单的例子,官员甲,利用职权给乙商人牟利,甲乙均获利,而这件事又有丙丁诸人知道,但这些人认为也没有伤害到我个人利益,没有必要管这件事,这样就纵容了甲腐败行为,而甲获利之后,尝到甜头会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每个有机会的人都会为自己获利。而法律就行同虚设,社会进入了利欲横就流,贪污腐败之事比比皆是。而百姓对此事也都忍气吞声,上上下下互相包僻。这种情况认为正常,如此恶性循环怎能不世风日下。这就不由让我想起二战前英法等国家对德国实行的绥靖政策。百姓对贪官的纵容,必然让贪官有恃无恐,这和家庭里惯孩子一样,常言道,惯子如杀子,缺少百姓监管的官员,必然会有一天来伤害他的父母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