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经济学,哪个能救李阳?


 

李阳的家暴事件几天之内在中国几乎人尽皆知,其影响力恐怕已经超过了其辛苦多年创办的疯狂英语,这是李阳始料未及的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李阳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将会大打折扣,疯狂英语的宏伟大业恐怕也会蒙上阴影。李阳对这一次向妻子施暴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

正因为知道家暴的丑闻会影响自己的事业与形象,所以当他的外籍妻子以微博向外界披露被虐待的细节时,李阳先是沉默,后是否认,再是支支吾吾,最后在警方的介入下,李阳不得不公开承认错误,并且声称自己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师专业的心理帮助。

李阳的意思很明确,自己之所以动手暴打妻子,主要是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或者说是性格有缺陷,因而自己需要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

心理治疗或者说心理学能不能根治李阳的暴力倾向,笔者不是心理学家,不敢妄加推断,但笔者坚信,经济学的分析也许能够帮助李阳找到病根从而放弃暴力。

在家中动辄对妻子施以暴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其性格暴躁,所以遇到这种家庭矛盾,左邻右舍来调解的一般都是叫当事人要改一改脾气,心理治疗师则会就如何改变性格帮你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但经济学不这样看,因为,如果性格暴躁,那就应该对一切人都应当暴躁,对所有人等都应当是一语不和拳头相向,可是这种人对单位领导却非常谦恭,对陌生路人也非常克制,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对领导施以暴力,不仅自己无法升迁,而且饭碗也可能保不住;如果他对路人施以暴力,不仅可能会被警察拘捕,更重要的是完全有可能会被路人反揍一顿。

有暴力倾向的人,其实与没有暴力倾向的人一样,大部分都是非常理性的,动手之前必定要进行权衡:打了领导或者路人,自己一定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得不偿失,所以即便是气伤了心气炸了肺也得忍住;但遇到了对妻子的不满时,动手不仅可以打出男人的威风发泄心中的怒火,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换句话说,动手之前,心中早就想好了,妻子打了不要紧,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家庭暴力。

如何解决这一类家庭矛盾?经济学反对将家庭暴力归结为性格暴躁,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性格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要性格改变才能终结家庭暴力,那么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对妻子既不公平也很危险。但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道理来分析调解,则往往能够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经常打骂妻子,其实是对妻子的价值认识模糊,或者干脆说就是蔑视妻子,认为揍她一顿对自己没有太多影响。只要帮助当事人认清妻子的价值,让他深刻地认识到打妻子的成本,彻底弄明白对妻子施以暴力会给自己带来危害与损失,则打人的行为必定大为减少。

所谓妻子的价值,就是失去妻子的后果,比如,有一天家庭暴力使妻子伤心欲绝离家出走,家里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孩子谁来管,老人谁来照料,自己的事业谁来帮衬,换一个人进门是不是会像妻子一样对家人真心,自己老了或者身体不好时谁来照顾,重新结婚时孩子与财产如何关照周全,等等。

所谓打妻子的成本:就是暴打妻子的代价。在频繁对妻子施加暴力的男人看来,妻子逆来顺受,打一顿并不要付出什么,但很多对东西是隐性的,比如孩子在暴力环境下成长会学到不好的东西,自己老打妻子会让邻里与同事瞧不起,完全不在乎老婆感受的人别人与你交往可能就有戒备,丑闻如果广为传播对自己的事业与形象大有影响,等等。

李阳此次栽了跟头,其实并不是什么心理缺陷或者性格暴躁,因为李阳的性格并不暴躁,心理更是非常健康,他在学生面前就具有非凡的耐心与克制,就像一个长辈一样循循善诱,因为他明白,没有这些衣食父母,他的疯狂英语大业将无法发扬光大;之所以会在妻子面前大打出手而闹出如此丑闻,是因为他做梦都没想到一向默默忍受的妻子居然会发微博向社会救助,更没想到微博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自己猝不及防,高大形象轰然坍塌,宏图大业也变得前途莫测。

李阳如果一味地求助于心理治疗,而不学一点经济学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李阳的家庭暴力必定会卷土重来,因为对于一个自己蔑视的人免不了在不高兴时就会拳脚相加;如果能够明白在微博发达的年代名人丑闻是如何快速传播的,清晰自己对妻子施暴对事业与形象的负面影响,则李阳的所谓性格(在妻子面前)必定会很快变得温柔可爱,即便他与妻子感情并不是海枯石烂相濡以沫。其实,他的性格一点没改变,改变的是他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

经济学能够拯救李阳,当然,不仅仅是李阳,对于一切以性格暴躁而对家人施以暴力的人都具有参考价值。只要这些人学会准确判断被他伤害的人的价值所在,或者对隐藏其中可能发生的成本洞若观火,理性的判断分析将会很快中止他们的暴力冲动,这比起所谓性格的改变来得更加快捷方便。只要当事人认识到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妻子其实远比单位的领导和陌生的路人更加重要时,他的拳头必定不会轻易出手。

类似于李阳的家庭施暴者应当明白,性格暴躁只是你们对妻子施以暴力的借口,价值判断的模糊不清才是你们没有收敛拳头抑制冲动的真正原因。

希望更多的人喜欢经济学。用经济学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一些貌似悖于情理异于世俗的答案,但它却更真实更实际,也可以让更多的家庭更幸福更和谐!

 

附:本文刚要发稿时,有报道说李阳与妻子再起冲突,为避免矛盾升级,李阳已经住进了酒店。李承诺说,不会再动手了。可以肯定地说,这决不是李性格发生了改变,而是对打人的成本已经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