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养生——兔子兵法第二章


  第二章 草根养生



世上都说兔子好,不吃肉食只吃草,



世上都说兔子好,顺着草根找到宝。



第一节   三瓣嘴的骄傲



三瓣嘴是兔子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它的出现是生物进化所赐。野生兔子最主要的食物是各种各样的青草和草根,但是,啃食草根和草尖是需要技巧的,三瓣嘴的生理特点有利于将兔子的门齿翻出来,这样,他们在啃吃低矮的草时,就不会受到嘴唇的阻挡,进食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生物进化史上,搏取肥肉、垄断暴利常常是充满刺激与风险的游戏,因为在高风险的掠夺与争抢中,你自己很可能成为食物。最可怕的是侵略性十足的虎狼之辈,他们出没无常,居无定所,经常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超越法律及道德底线,打出不可预测又不可理喻的毒牌。这无疑加大了食肉族的生存风险。



与鲜美的肉类相比,草根可能是动物最贫瘠的食品,但恰恰是被许多动物不屑一顾的草根,滋养了生生不息的兔子家族。在许多高大威猛的肉食动物因为对人类构成威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退化和灭绝的同时,孱弱的兔子因为不与人类争食,还可能为人类灵长提供美味,因此延续了旺盛的生命力。



先哲说吃得草根做得大事,正因为兔子生来奉行草根哲学,所以能一次又一次战胜饥荒;正因为兔子生来奉行草根哲学,所以能用平常心看待职业分工与收入差异;正因为兔子生来奉行草根哲学,所以比其他动物更具备对外界变化的感知与适应能力。



第二节 “食草者”的进化论



与兔子不同,人类没有三瓣嘴的天赋;与兔子类似,人类也早有食草为生的习惯。据《白虎通义》记载:神农氏时代,中国开始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那时,人口已生育繁多,主要通过猎物和植物的果实维持生计。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尝百草、辩五谷成就农业和中医药业,从以肉为食到以草为食堪称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草根在维系兔类生命的同时,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第三节 越草根,越幸福



    

“如果能为占全球10%的人口带来改变,这将是多大的成就?”——刘永好的幸福语录。



创业是不安分的心动,创业是不甘寂寞的行动,创业是充满风险与刺激的挑战。大多数人在制定创业计划的时候喜欢大题目,喜欢新领域,喜欢高新技术产业,希望全新面目示人, 让全世界为自己欢呼。——他们想为前门楼子装轱辘,想为万里长城贴瓷砖,想在喜马拉雅山上钻洞,想在满洲里办特区。总之,无视天时地利限制,梦想无中生有、空手套白狼。做成事的企业家大都手高眼低,“只快社会半步”,他们从自己熟悉并擅长的地方静悄悄做起,在日积月累中奠定实力。——Kubi日记



Kubi 的第二站将到四川新津拜访一个养鹌鹑起家的财富家族——刘氏兄妹。从贵阳到四川一路翻山越岭,风光秀丽。经“绿竹公园”、游蜀南竹海,观丹霞石刻,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道奇观;临七彩飞瀑,品味“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意诗情。



据新津县官网介绍,新津县城距成都市区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自北周定名以来已有1450多年历史,古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新津气候宜人、风光旖旎、五河汇聚、山水多娇,素有“蓉城南路第一景,川西名胜上河图”的美誉。境内有 “天下第一忠孝儒林”——纯阳观和老子归隐地——老君山。



新津纯阳观距成都38公里,占地120亩,始建于光绪年间,观内有68尊塑像,栩栩如生,有二十四忠臣、二十四孝子等,儒佛道三教合一并存一地。

或许佛祖释迦摩尼、道教先祖老聃和儒学鼻祖孔子未曾想到,若干年后三教滋养催生财富名门,忠孝熏陶蓬勃实业望族。如今,刘氏兄弟的希望集团早已超越纯阳观成为新津经济的第一名片。



上海有名的《外滩画报》这样介绍刘氏家族:



早在1995年,《福布斯》杂志首次发布中国大陆富豪榜时,共有10位中国民营企业家进入榜单,首富就是希望集团刘永好四兄弟,总资产为83亿元。

    十几年来,无论单打还是合纵,刘氏四兄弟旗下的公司,都呈现出节节上升的态势。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刘永行依然位居大陆首富,而刘永好、刘永言等亦名列前茅。

       领奖台上神采奕奕,聚光灯下风光无限。事实上,刘氏兄弟的创业过程坎坷而又悲壮:


1980年春节,二哥刘永行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器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块钱,刘氏四兄弟合计:“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申请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



1983年秋天,刘氏兄弟先后从机关、工厂辞职办起第一个实体——育新良种场。为了凑齐启动资金老大刘永言卖掉手表,老二刘永行卖掉自行车,四兄弟一共凑了1000多元钱, 老三陈育新(原名刘永美)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改成孵化室,他和妻子搬到幼儿园的小单间居住。



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四兄弟都考上大学,都被分配到令人眼馋的好单位非常不易。告别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砸锅卖铁式的玩起孵小鸡的草根生意,刘氏兄弟的做法实在前卫。



一年后,一次生意上当被人骗去2000只小鸡,差点让良种场破产。濒临破产的良种场无意中被一条新闻救活——朝鲜首相金日成送给中国一批鹌鹑,这些鹌鹑被媒体称为“会下金蛋的鸟。”



老大刘永言倾其所有到灌县买回50只大鹌鹑和200个种蛋,此时身上再无分文的他扛着大笼鹌鹑和种蛋徒步几十里回到新津。



四个兄弟研究发现,与传统养鸡比较起来,鹌鹑个小,不占地方,容易大规模养殖,雌鹌鹑几乎每天都会下蛋,每只蛋可以卖5-6分钱,刨去饲料成本能赚一半。一只蛋能挣3分钱!看来,报纸所说“会下金蛋的鸟”并非没有道理。



从山穷水尽到路转峰回,此前的两次挫折万幸中让刘氏兄弟两次规避了创业风险:电子厂未办成规避了创业资金的压力,孵小鸡受骗规避了养鸡业的同质化风险。



老大购回了鹌鹑和种蛋,老三老四琢磨出电孵技术,不断提高产蛋量,老二刘永行则每天背着鹌鹑蛋到附近县镇兜售。智能组合,手高眼低,刘氏兄弟创业过程中分工默契,同时靠养鹌鹑掘到了生意路上的“第一桶金”。



示范效应产生莫名魅力,在四兄弟的影响下养鹌鹑成为当地风尚,没几年,新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



“在别人恐慌的时候张狂,在别人张狂的时候恐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用在刘氏兄弟身上同样吻合。当众多的农民兄弟纷纷效仿进入鹌鹑养殖业的时候,刘氏兄弟瞄准了养殖业的衍生行业——饲料生产。



在鹌鹑养殖中,他们试验出了一个饲料配方,随着养殖户的增多,饲料成了紧缺商品。刘家兄弟当即决定开办饲料生产厂,并取名“希望”,这便是如后全国闻名的“希望集团”前身。



     1995年3月四兄弟根据各自特长和兴趣分灶: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老三陈育新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产业分工和市场区域划定,大家共享“希望集团”品牌。



20多年后,刘永好和他的刘氏兄弟虽然投资了银行、办过超市、涉足过房地产,依然坚持主打农业。而今,新希望的产业链已经由饲料生产向上延伸至种苗供应、投资、担保服务,向下延伸到生猪养殖、猪肉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业态。风风雨雨之后,刘永好认为“还是做农业让我感觉最愉悦。”  

生意靠小聪明,事业凭大智慧。中国最伟大的智慧莫过于为生活在底层的农民谋生活、谋生计。刘永好和他的兄弟们用“最笨”的脑瓜做了最智慧的选择。企业的进化与生物的进化类似,当恐龙灭绝,雄狮猛兽岌岌可危的时候,与草根相依为命的最贴近原生态的兔子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工业化、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但三农经济仍然是覆盖市场最广、解决就业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基础产业。信奉草根哲学的刘永好们无疑成为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资源的最大受益者。

版权所有:石家庄中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qiyemenzhen.com,0311-6668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