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链物流“蓄冷保鲜”的断想


  小时候,常看到这样两幅情景:冬天,冰冻的湖面或河面上,一群工人奋力地用铁镐刨出冰块,然后装上卡车运走;夏天,一辆辆盖着棉被的汽车排在大型冰窖外的停车场上,把冰块运往各副食商场和农贸市场……我想,这大概就是当年的“冷链物流”吧。

  时光荏苒,物非人是。如今,人们还是喜欢吃冰激凌、冷冻保鲜食品和农产品,但运输车却变成了冷藏车,冰窖也变成了冷库。每念及此,笔者都会想:当年这种既省钱又低碳的“蓄冷保鲜”的传统做法,为何今天失传了呢?

  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笔者认为之前都是好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商品生产量的大幅增加,光靠天然冰块蓄冷保鲜的传统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了。但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呢?

  前不久,笔者参加一次展会,看到了中铁快运的蓄冷式保温运输专用箱,它不但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减少了一次性苯板箱的白色污染;更为重要的是,其蓄冷技术是在用电低谷,利用蓄冷板吸收冷量,然后将冷量蓄存起来备用的。这种保温蓄冷技术既可以降低冷链系统的运行费用,也能保证冷链物流过程的优质可靠,同时也减少了对电网系统的冲击。这种技术对于那些并不需要过低温度的农产品保鲜物流和储藏,也更加适用。

  就此,笔者大胆设想:可否在此基础上发挥一下,设计和生产一种蓄冷式保温运输专用车,即把“箱”升级为“车”。同理,设计生产一种蓄冷式保温仓库,把温度控制在0℃~10℃,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