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汽车产销大国的冷思考


  自从2009年,中国市场以1380万辆的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中国市场1800万辆的销量再一次拉大了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差距。然而,随着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将再一次拉大与欧美的产销量距离。可是,作为汽车产销大国的中国,却不是汽车的强国。

  国内汽车庞大的产销量背后,其中70%的市场份额被合资品牌占据,这其中70%的市场份额获得的利润,又有一半多利润被外方汽车巨头瓜分去,并且合资汽车企业还得给外方支付巨额的专利费用。而自主品牌仅仅获得30%的市场份额,并且自主品牌车型由于定位低,其利润空间和盈利总额远不足合资品牌。也就是说,庞大的市场蛋糕,被合资车企瓜分去的市场蛋糕利润远不止70%。

  中国作为汽车消费的大国,但仍不是汽车强国,国内汽车企业仍没有掌握核心的研发技术,合资车企以市场换技术却仅换来了少于外方的利润,技术仍是空白,还得给外方支付车型引进的巨额费用。中国汽车产销远超美国的背后,却是中国汽车研发技术的缺乏,中国仅仅是沦为汽车列强们瓜分的蛋糕市场。

  也就是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市场利润,更多的市场蛋糕带来的利润被合资车企的外方拿走,并且外方实行技术封锁,外方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可能把真正的技术给到中方,中方仅仅是代工的作用。而自主品牌的技术虽然有所提升,在车型的研发和设计上,已经走出了从抄袭到研发的质变,但是其核心技术的掌握,仍旧是空白。自主品牌尽管已走出“低质低价”的阴影,却始终没能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真正能体现汽车强国风采的“中国制造”汽车,还依然在远方向我们招手。

  中国成为了世界汽车产销大国,但是还需要冷思考,甚至是居安思危,我们的国家汽车消费政策如何促进自主品牌能够赢得更好的市场发展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及鼓励政府采购和国民选择自主品牌汽车。而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该如何更高更快地发展,而不是仅仅做大盘子,自主品牌的国企老总们也仅仅是把经营企业当作政治攀升的资本,而民营自主品牌车企却面临市场夹击的不利局面。

  如果当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时,自主品牌在国内的生存态势还没有改变的话,国外汽车巨头们讲寻找下一个庞大的汽车市场增长蛋糕,印度或者俄罗斯等国家,而那是的中国汽车工业,又能否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啊。在世界汽车市场,真正的中国制造,进军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