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家在那个层面上做生意?
我曾经和一些企业家交流过,他们在哪个层面上来做企业,要做成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那就是“二人转”式的表演,虽然在当地家喻户晓,但走出去谁也不会认识你,二人转的表演到国家大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演出,即使你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让你演,主要的原因是观众群体和剧院的定位是不同的,二人转的表演大多在田间地头,这些演员具备各种表演技能,个人能力比较强。其实中国的很多企业家难道不是“二人转”的演员吗?
在国家大剧院的表演分为两种:一是表演的节目与国家大剧院的定位是相匹配的;二是资金实力雄厚,个别演员主要采取赠票的方式举行演唱会,属于自娱自乐,形式大于实质,更多是象征式的演出。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演出的目的是为了给国人看,当然就谈不上要什么票房收入。由此想到,国内有些企业也到国外去发展,好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件事,其实不然。有的人甚至打出“为国争光”的旗号,到国外去开设新公司,在这点我不是太赞同,生意就是生意,不要打着什么旗号,用田间地头表演“二人转”的方式,在国家大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个层面上去想事和做事是根本行不通的。
税务风险管控,是“堵”还是“疏”?
税务危机应对是采取“堵”和“疏”可大有学问,但其中的核心思想是,要从税务成本来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出现税务危机后,是“堵”的成本高还是“疏”的成本高?这个是需要测算的,但前提就是对公司的税务风险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后,才能测评出来,就像一个人在进行体检后,要根据健康报告来确定每天要睡几个小时的觉,不能吃什么,少吃什么等等。这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制度来约束和完善。随着税务部门征管稽查的行为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可供企业利用的投机空间已经很小,作为中国的税源大户,对于可能出现的税务危机要予以高度关注。企业解决税务危机最好的办法是制定一个好的税务策略,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体系,把公司的税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部分企业处理税务危机采取的做法是,尽快到税务机关内部找熟人说情。现在这样做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老板兼职做“消防队员”,是救不了“大火”的,只有建立税务内控的“防火体系”,才是抵御税务风险的根本所在。面对税务机关越来越精细化的管理和检查,纳税人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才能防范税务风险,避免税务危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