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尔森因为真诚所以动人


学尔森因为真诚所以动人
—记学尔森浦东分校为学员考证做坚强后盾
 “你好,学尔森。同学,我是孟老师,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您?”顺着脆亮、富有磁性的女中音,踏入学尔森上海浦东分校课程咨询大厅,明亮灯光,给人一种“考证就读学尔森”振奋向上的精气神。浦东分校校长、高级咨询顾问孟莺老师就是这个好嗓音的主人。
身兼两大重要职责,“忙”是孟老师工作的中心词。9点上班,8点钟就得到校。“来学尔森报名的学生特别多,我们老师们8点就都来了。”孟老师直爽地笑说,“已经十多天没休息了,这是家常便饭,事情一多,就顾不上休息。”
虽年过55,孟老师依然充满年轻人的那种朝气,用心、用行动带动身边的其他老师。孟老师被同事敬称“拼命三娘”。“你早,王辉同学,今天赶早,你坐一下,教材为你准备好了,请核对一下。”
学尔森建工学院(http://www.shsunedu.com/Construction/)、财经学院(http://www.shsunedu.com/Finance/)、房产学院(http://www.shsunedu.com/Estate/)、管理学院(http://www.shsunedu.com/Management/
拼工作:“现在就落实,立刻给你答复”
孟老师对其和其带领的浦东分校团队的成功常轻描淡写,“真没什么好说的,学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我只是按照它办事。”作为浦东分校校长,同时是课程咨询顾问,从用心接待或回访每一位学员到宏观统筹、组织、管理,隶属不同工作范围的各环节事宜繁多。在不以为然的背后,是孟老师一贯的严谨、踏实与从容。
孟老师自2004年从一汽集团杂志社编辑工作岗位内退后,当年就进入了刚刚成立于同济大学科技园的同师学校(学尔森学院的前身),7年多来,始终以充沛精力和高效工作效率迎接每项工作。每位课程咨询老师桌上都放着3台电话,但仍应接不暇,很多学员抱怨“怎么老打不通电话”。孟老师调侃:“昨天还有人问,学校怎么好像不放假啊?我回答说,从来不放啊。”
脖子夹着电话,手上利落地敲打键盘,这是孟老师工作的常见形态。对于每一个电话,孟老师均有详实清楚的记录,并作及时回访:“你上个月来电话为弟弟询问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事宜,他现在还想学习么?”孟老师继续关切道,“现在报读,年底之前就能考试,不要错过机会了,你马上和他联系下,给我回个电话哈。抓紧时间,机会就来得早。”
“忙而不乱,游刃有余”是旁观过程中尤为深刻的印象。孟老师身边柜子上有序、整齐地置放着文件夹、资料,保持坐着措手可得的距离。“给前来咨询的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要好,明亮、干净的环境,能反映出老师们的认真工作态度,也体现学院的专业权威。”
孟老师处事利落干脆,一针见血。与来电咨询者的言谈间“你现在是什么学历?什么专业?毕业多长时间?你相关学历有没有?”短短数个问题,往往就能切实解决对方的考证报名培训疑问。语气中没有咄咄逼人,更多是朋友间的熟稔与亲切,“好的,我马上处理。”“嗯,现在就落实,立刻给你答复。”
品质与效率并重,缺一不可。时间是生命,对学员而言,希望得到解答和回复,本着就事论事、解决事情的态度,做实事,抓紧时间做。拐弯抹角或浪费时间,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学生关注的是结果与效果,要真正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
 
拼态度:因为真诚所以动人
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形容孟老师恰如其分,日常言行点滴中,均体现了她对工作的无比热忱激情,对学员无微不至的关心。
孟老师可谓“活电脑”,很多时候学员来电询问某时间节点、某琐事细节,她均能脱口而出,甚至不需要翻阅资料或借助电脑。将各项信息事宜熟记于心,成竹在胸,给人以信赖、安全感。持之以恒的用心尽心,着实难能可贵。
“我不支持你直接报5年制的,时间太长啦。学尔森授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大纲的,不能缩短时间。你可以先报读大专,再专升本,因为国家级别的考试都需要学历的,这样你就不会浪费时间,错过考试和发展了。”孟老师对前来咨询学历班的学员直率解释道,她说,“我们的理念是对学员,不推荐价格最高而是最适合的班。”
由于学尔森采取持“一张听课证”,学员可就近上课,随到随学,任意选课的方式。一次学员更换上课地点后来电询问,有些不明所以地支吾着:“老师,我记得是上周四还是周六与你联系过来着。”“你是9月7日与我联系的,我们数据库里有清晰记录的。” “我不是很确定,再想找您确定下。”“我上课地点换了,现在还是换到浦东来上课。”孟老师掷地有声,然后不忘细心叮嘱,“等下,你坐什么车?在地铁上?哦你从9号线塘桥站4号口出来啊。”“额,还是不认识路,那要么我打的吧。”“不要打的,司机还没发动就到了,你问下路呗。”她再三嘱咐参与一级建造师学员,“9月24日、25号考试,别忘了,你自己好好看看,时间看好了啊。记着带好身份证!”
孟老师是性情中人,时常让人感到朋友的真诚、家人的关心温暖。幽默爽朗、真诚实在的话语中,蕴含着她对学生的深切关爱,体现她对教育的热爱与尊重。
 
拼理念:“家和万事兴”
“分校原来在15楼的,后来搬下来,空间更大一些,人气还是很旺。”孟老师笑着说。学尔森浦东分校于2006年6月18日成立,是学院继杨浦、徐汇的第三个分校。刚成立的前一年由于影响力和知名度小,工作上起色不是那么明显。在全体老师的齐心协力下,严格按照学院的规章流程制度和服务理念,浦东分校工作走向越来越好,业务一直呈上升趋势,所取得的成绩全校有目共睹。
作为一名模范校长,各事务的处理、内部交流、总部沟通,孟老师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细致如大厅架上一应俱全的简章、宣传单页,到学生学籍表管理,到叮嘱大家员工手册放在哪里,如需要可随时阅读。
孟老师的办公桌上,用订书机自制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事项,这样的小本子她有好几本。以务实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繁缛的各项事宜各个细节。在孟老师的带领下,在这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行为引导、感染下,整支团队营造和谐的气氛,工作环境舒心,每位老师工作积极、高效。
浦东校区取得的杰出成绩,是孟老师领导与管理能力的体现,缘于她日以继夜、尽心尽职的努力。说起自己的工作,孟老师谦逊地表示“不足道”,而说到浦东校区的团队,孟老师不无自豪,“这是一支出色的团队。关键在于校风正;岗位分工明确,人员相对稳定,无闲事闲人;团结协作。”她点点头,眼神坚定。
“作为学尔森的大校区、成熟校区,浦东分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每位老师各尽其职。课程咨询老师们是学校生力军,各有特色。严美玲老师来浦东分校4年,工作责任心很强,工作积极主动,起早贪黑,时常顾不上吃饭;祝小华老师,工作能力强,专注专业,“话术”颇为在行,大家配合默契。“孟老师真诚地说:“课程咨询老师的职位,涉及个人与学院利益,但大家从来没有过任何不愉快,这很难得。”
“贺玉珍老师富有经验,从业年限较长,能干能吃苦,责任意识强,事事以身作则,竖立了好榜样,在她的带领下,教务部风生水起。年轻老师占到一半,张敏轩老师虚心好学,充满活力、活泼,工作不耽误,独立带班、独立申报和现场确认均认真完成,没有任何差错;丁琪盈老师和王宁老师从对工作生疏、摸不着门到慢慢适应,始终踏实一丝不苟。”
“财务工作内控严、步骤多、内容多,但史老师很快适应内容繁琐的业务,胜任工作,差错率极小,很不简单。”
浦东校区的每个课程班级大多近三百人学员,建造师班每年1000多人,需要有效分配安排时间与班次。学员多,事情多,问题多,冲突多;每个学员情况不同、需求不同,需要的是实际做事的人。
众志成城,浦东校区的全体老师为学院的进步、发展尽心尽力。和谐、团结,使工作虽富有压力又是轻松愉悦的;不多任何废话,踏实勤勉负责,把优秀的教学服务作扎实,是学员考证的坚强后盾,圆学员的梦,“考证就读学尔森”。
学尔森建工学院(http://www.shsunedu.com/Construction/)、财经学院(http://www.shsunedu.com/Finance/)、房产学院(http://www.shsunedu.com/Estate/)、管理学院(http://www.shsunedu.com/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