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创新领导力的决策能力


  晚饭后,有个EMBA总裁班的“学员”和我讨论了一个他多年经营管理当中始终想突破,却又始终感到突破不力的问题:如何使自己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其实这是领导力的研究范畴,在领导力学科的素质派系当中,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战略能力,讲的是战略“定位”能力;二是决策能力,强调“思维”能力;三是执行能力,核心是对“机制”的研究和应用。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关系,以往的在领导力总裁班上,对“决策能力”的这个环节的讲解并没有足够深入。索性把今天与这位学员的交流的一些关于“决策能力”的内容拿到这里与大家分享。

  很多企业家谈起如何提高决策能力时都感觉很“抽象”,很“高深”,无从下手,其实这也正反映了“决策能力”的“溯源”——思维。决策能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就是思维水平高低的体现,决策能力的提高也只有从思维的训练开始,才可有章可循!我们经常说“多谋善断”,“善断”指的是高水平的“决策”,而“多谋”指的的就是“思维”层面的素质能力。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已经明确了:决策能力提高的途径,要从思维能力的训练开始!

  思维的训练体系有三个方面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博弈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博弈思维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在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最早有意识应用于实际的是在军事领域。如我们熟知的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就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一场博弈战(也有史料记载,主导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赵子龙),司马懿熟读兵书,战略战术素养相当高,这也导致了其在思维上一但遇到诸葛亮这样的对手就会“多疑”,在兵法的应用上陷入“保守”,在“博弈”的对战中,完全被诸葛亮所掌控。我们可以尝试“戏说还原”当时的“博弈”过程:

  当司马懿见到城门洞开,诸葛亮城头抚琴的时候,司马懿会想:诸葛亮行事谨慎,纵然用计,也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城中一定有阴谋,绝不能轻易进城。。。清风拂过,突然间,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现在城门大开,给我示弱,或许正是他真的心虚,实则虚也,虚则实也!此必为诸葛亮之诡计,要攻进去。。。正当司马懿要定下决心攻城的时候,突然一个“激灵”让司马懿背后顿感冷意,“诸葛亮聪明冠绝于世,我能想到刚才这种情景,他又怎么会想不到!幸亏刚才没有草率攻城,万幸,万幸”。。。就是在这种博弈的思维对抗中,已悄然左右了战略的布局和战术的实施。在我们的商业经营中,无论是产品的竞争亦或标的的竞争,面对竞争对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谁能在“博弈”的对抗中建立优势,谁将掌握竞争的的主动权。

  试想,在空城计中,如果当时攻城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飞面对空城,张飞想的应该是:洞开城门!怎么看不起老子,老子还真就不信邪了,刀山火海老子也要闯上一闯,看能把我怎么样。。。无法想象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始终在关注一个问题——如何训练我们的博弈思维,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关于博弈的论述有很多不错的资料,如“博弈论”“博弈圣经”等等,但我们作为一线的企业领导者,最关注的是拿来能用的“方法”,而不是通篇的理论,刚才提到的这位总裁“学员”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希望能得到“突破”。我送给了他四个字,也终于看到了他似乎“顿悟”的笑容,这四个字就是:“体验、总结”,具体说就是在现实工作中去体验博弈的思维过程,在总结博弈结果中去改进思维,“体验”是思维改进的和修正的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途径和方法,无论这个体验式现实的还是虚拟设置的。

  我一直坚持认为,思维的训练,是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知识的储备”,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看书”“获得信息”,但能力的训练必须靠“体验”。

  博弈思维的训练,必须充分地去“体验”,无论这个体验式真是的还是虚拟预设的,没有体验的“博弈思维训练”或许会是你成为不错的“哲学家”亦或“运筹高手”,但却无法让你成为卓越的企业家。。。

  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运气,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都有体验的机会,如何设计虚拟的体验,是一项专门的技术,日后,我会寻找机会把个人的一些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

  时间不早了,还有创造思维,系统思维没有论述,后续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