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项目集中上市 遏制昆明房价上涨
将于9月22日启动的昆明秋交会中,主城区商品房主要由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参展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数量达到22个,是2008年以来历届房交会中数量最多的,提供的房源总套数为60205套,其中在售楼盘可售房源多达3.9万套。
由于昆明市在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优势,加之经济社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2009年成交量同比竟增长68.50%,当然也同期大幅度拉高了房价;2010年成交量虽然略有回落,但价格涨幅更猛,全年均价竟上涨了18.97%,达到了6542元/平米。
今年以来,在密集调控的大环境下,昆明主城区房价依然呈飙升之势,7月份均价竟高达8065元/平米,虽然比6月份下降了5.97%,但较年初仍大涨了23.28%。
而造成房价持续高速上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商品房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就昆明市主城区而言,因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移民增加而放大的自住、改善性需求,就需要市场不断加大有效供给。而自2008年启动的城中村改造,更因为拆迁量巨大而令刚性需求急剧膨胀。今年以来,在银根紧缩、首付比例及利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之下,昆明虽然及时出台了“限购”政策,但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在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之下,1-7月份仍累计成交43871套,同比增长8.9%。
而因为同期市场供应未能及时跟上,导致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新盘供应紧缺直接推动房价的飙升。
据《云信网》提供的信息,截至6月底,昆明主城区中真正步入推售的房源已不足3000套,仅相当于上年度总成交量的3.7%、上半年成交量的6.8%。这么少的房源,购房户根本没有选房的机会,一个新推出的楼盘,购房户只能排队购房;而作为交易的另一方,购房户更没有参与房价协商的可能,开发商身上“道德的血”即便再多,资本的“趋利性”也会诱使他们疯狂涨价。
此次“秋交会”上,昆明主城区集中增加3.9万套可售房源,应该是昆明历史上罕见的。这“3.9万套可售房源”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主城区2008全年成交量的80%、2009年全年成交量的48%、2010年全年成交量的52%,和今年上半年的总成交量近乎持平。毫无疑问,如此巨量的商品房上市,对于缓解主城区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变居民“抢房”为“选房”,让购房户有机会参与房价协商,以实现遏制房价持续飙升,甚至让房价理性回归之目的,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的相关文章:
商品房明码标价,或成官员敛财的新路径
“一房一价”,或成助推房价上涨的帮凶
“限涨”成“催涨”,“新国八条”已然尴尬
约谈、问责,将成调控主旋律
“限购令”,将助推房租上涨
“新国八条”强力遏制需求,短期效应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