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后的思想轨迹(三)


在当年改革开放之初,那场真理标准讨论的伟大意义,真的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没有那一次的思想解放,后来的改革开放就根本无法想象。作为当年一个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我们就经历了激烈的新老观念的碰撞。比如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往的观念一直是前者为资本主义的,后者为社会主义的。然而,全世界的社会发展历史反复证明,计划经济由国家包办一切,形成事实上的大锅饭,不能奖优罚劣,事实上是鼓励好吃懒做,最终造成全社会的极度贫穷。当年的苏联是,我们中国也是,朝鲜更是,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竟然如此境遇相同,其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反对市场经济,奉行计划经济的结果。后来的中国改革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极大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我们一打破计划经济,中国社会中被压抑了几十年的生产力顿时迸发出来。记得当年这曾经是一场姓社还是姓资的激烈争论,要不是不搞阶级斗争了,人们也许还是只能选择“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敢要资本主义的苗”呢。
如何看待公有制?这是当年拨乱反正的又一主题。大量的事实证明,过去那种百分之百、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是造成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的万恶之源。这是曾经的思想禁区,承认私有制,试行股份制,实现所有制的多元化,这些大胆的改革尝试,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焕发了巨大的活力。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关于公有制的争论,还是没有真正结束。尤其是最近几年,有人要重新塑造红色中国,竭力倡导国进民退,开历史的倒车。尽管在中国的经济社会中要完全将私有制打入地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为什么总是有那么一种力量在逆历史潮流而动呢?其原因恐怕就出在中国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及时跟进,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这种倒行逆施吧。
如何看待打破大锅饭?建国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由于体制的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于是只能选择极度贫穷之下的共产主义体制,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富裕,但谁也饿不死。好处就是绝对公平,每月的收入都是只有几十元,家庭之间的差距无非是多一块手表,或是少一辆自行车。房子是租的,尽管每月的房租仅有几元钱,一家好几口人都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的小屋之中。那时的人们自然无从攀比,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低水平。如今,改革开放之后,国人的生活境遇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社会上也存在严重的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现象,但就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而论,回到过去自然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一巨大变化的由来,大锅饭的打破,每个人工作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根源啊。
什么是投机倒把?这曾经是个很严重的罪名,但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用正规的经济学术语来表述,这实际就是指价值规律和商品流通嘛。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价值规律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更多的商品向紧缺的地方流动,从而平衡了供需,平抑了物价,形成了社会商品流通的稳定平衡。从这个意义上,投机倒把是对社会公德无量的有功之臣,怎能将其当作罪名,抑制社会生产力的平衡与发展呢?这完全是一种倒行逆施嘛。如今,我们经常听到著名的温州商人经商创业、发家致富的故事。他们依靠自己勤劳致富的雄厚财力,凭借其敏感的市场神经,发现哪里东西便宜,差价比较大,他们就果断出手,将此类商品买进,形成价格上升,达到一定价位的时候,就再行卖出,赢得利润。按过去的逻辑,这就是典型的投机倒把,但在事实上却是合理合法的市场经营行为,其斩获的利润是其对社会商品价值发现的劳动所得呀。因此,从社会对投机倒把这个概念的全新诠释,的确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社会进步。
为资本家正名。曾几何时,资本家是国家的专政对象,是人民的死敌。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资本家有了新的名堂,叫企业家、创业者,是社会发展最有价值的生力军。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靠劳动、智慧、胆识和资本聚集的财富,首先是对社会的贡献,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是被全国人民尊敬的社会精英。这同样是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想来,以往我们那些所谓的无产阶级信仰,更多地成为捆住自己手脚的思想枷锁。尽管现在想起来,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口是心非、教条主义的东西在作祟,但毕竟和三十年前比,我们的民族已经有了太大的进步。那么多的教条和禁区都冲破了,剩下的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东西,假冒真理的日子还能够持续多久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