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脑遭遇感官刺激,例如一缕花朵的芬芳,一束阳光的灿烂,这些信号都会转向大脑某个皮质区域使之做出分析,不同的皮质分管不同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区别是由大脑先天的结构决定。然而,最新研究显示,大脑区域可以履行非遗传限定功能。
早在1996年,脑神经科学家们就发现后天失明的盲人能够阅读盲文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视皮质能够参与到非视觉功能中。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脑神经科学家们又有了新进展:研究表明,对于先天失明的盲人,他们的部分视皮质也能够参于到语言处理过程中,视皮质的功能能够从视觉处理转向语言处理,同时也推翻了语言处理仅发生在高等专业化大脑区域中的论调。
100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大脑中只有两个特殊区域分管语言处理:布洛卡氏区(Broca's area)和威尼基区(Wernicke's area),并且由于某些特定的固有特性,如细胞的内部排列及与大脑其他区域的连通性帮助处理语言。至于大脑的其他功能,如听觉和视觉则是由不同的感官皮质处理。但是,过去麻省理工的研究学者们已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通过手术重新连接信号的输入,大脑的感知区域能转变感觉处理功能。例如,把眼睛和听觉皮质连接,听觉皮质将不再处理声音而是图像。
现在,研究学者们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对进行句子理解的盲人大脑扫描。他们发现,盲人的视觉区域对句子结构和单词的意思表现敏感,如同传统的语言区域。博士后研究院马丽娜·百得利(Marina Bedny)介绍说:“这意味着大脑区域的固有功能并非一成不变,这项发现将会对大脑组织功能产生巨大的冲击。”
但是,为何视皮质能够参与语言的处理仍是一个谜,百得利认为这是大脑发育中的重新分配结果,这种重新分配也许给予盲人在语言处理上的优势。接下来他们计划研究盲人是否比普通人更擅长处理复杂的语言任务。
盲人比普通人更擅长语言?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