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决定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如今,停滞快一年的核电新建项目审批,有可能很快恢复重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新建核电项目审批重启须待《核安全规划》出台后才可恢复。目前,该规划已经过环保部审议通过,并送审。国家能源局则被要求抓紧制定出台《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在坚定核电继续安全高效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核电新建项目审批将有望重新开闸。
当煤、石油价格越来越贵,越来越少;而风电、太阳能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新能源”尚处于“不那么尽如人意”阶段的时候,核电如果把安全搞好,还是实实在在的便宜能源。中国海岸线那么长,沿海地区对电的需求又那么大,如果沿海地区的省份都用上便宜的核电而不再用煤,对中国经济将会是多么巨大的促进。
为什么会重启新核电项目?这是由于2011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实际发电量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如果继续依靠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难以保证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的目标。所以,国家在下一步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肯定在政策上将更注重水电和核电两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内陆的水电、沿海的核电产业将会得到稳步的发展。《核电中长期调整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预期目标将不低于7000万千瓦。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遇到的并网技术问题,水电发展引发的移民、环保问题等,油气深层开发面临的环境安全问题,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发展对核电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等。在日本福岛核电危机后,德国政府决意退出核电行业。德国计划2022年完全放弃核电的计划只能说是“看上去很美”,因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不需要多少人员,不能安排更多的失业者。新增装机容量还需要政府大量补贴,削减了补贴,太阳能、风能发电增速就迅速下降。能源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据2006年国 务 院批复的中 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披露,目前,内陆省份提出要建核电站的不下七个,包括安 徽、江 西、湖 北、湖 南、四 川五省及甘 肃、河南等。纵观中部六省,除煤炭大省山 西未明确提出上马核电项目外,其余五省均有核电建设计划。 但根据去年日本福岛核电站设施泄漏的骇人情况,如果不是海水的稀释,一旦核泄漏,其危害后果与恶略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内陆核电根本解决不了一旦有核污染废水的问题,因为所有的有害核废弃物与核污染废水,在陆地上根本不具备像大海那样的稀释排放条件与效果,一旦进入下游河道,灾难后果难以预计。因此,在内陆建核电隐患难以排除,风险较大。应重点在沿海地区多发展核电,实现“东电西输”,彻底扭转“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的传统能源供应方式。
目前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25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建成核电机组1081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3097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风电并网装机达到31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达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装机约55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40亿立方米。
实现15%目标核电被寄予厚望
根据中电联最新发布的2011年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11年全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尽管同比有所增长,但其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相比2010年却增长缓慢,且距“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达15%”的目标仍较大。依靠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来替代核电,从实际情况看难度不小。目前核电站设备比风电、光伏设备可利用小时数至少分别高出4倍和6倍,少搞1万千瓦核电就要多搞4万千瓦风电或者6万千瓦光伏。如果不再增加核电和水电,就需要额外再增加2亿多千瓦风电或者近4亿多千瓦光伏电。
核电安全性能及核电重要地位不用多说,目前除已运行和在建机组装机规模逾4100万千瓦外,还有1600万千瓦已开展前期工作,等待开建。这1600万千瓦的装机有望在2015年到2020年期间实现投产。到2015年前,还将要新批1000万千瓦的新建核电项目。
目前有望重启的1600万千瓦装机的市场已引人关注。譬如,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约需要2万元/千瓦投资,那么1600万千瓦装机,将有3200亿元资金的投入。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占76.8%,原油占9.6%,天然气占4.3%,水电、核电、风电占9.3%。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占70.9%,原油占16.5%,天然气占4.3%,水电、核电、风电占8.3%。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4.8%。
2011年,在中国运行的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总核电容量有9百多万千瓦,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20年,中国将增建成多座核电站,当前已经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辽宁、福建、广西等沿海城市确定了13个优先选择的厂址,预计到时总投产核电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千瓦小时,可占全国发电量的6%以上。并且,根据当前的核电建设,这个目标预料还可以上调。
核能发展会继续执行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受控核聚变堆“三步走”的路线,现时核能发电以开发热中子反应堆技术为主,同时加快开展快中子反应堆的研究,并前瞻计划受控核聚变堆技术的探索工作。
在建设核电项目的同时,将同步建设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用来处理核电发展不断增加的中低放射性废物,并在2020年前建成收藏高放射性废物的地下室。
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也需要直面安全挑战,同时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除了核电站,在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辐射装置的安全性也应受到足够关注。
我国的核电站
海南昌江核电站
海南核电项目位于海南岛西海岸的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境内,频临北部湾。厂址东北距詹洲市约70公里,东南距昌江县城约30公里,西南距东方市约51公里;东北距海口市约160公里,东南距三亚市约150公里。 海南昌江核电项目由中核集团公司和华能核电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采用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以浙江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为参考电站,一期建设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海南昌江核电项目总投资预计168亿元。
昌江核电项目规划建设4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拟采用由中核集团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NP600标准两环路压水堆核电机组,以中核集团公司旗下的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为参考电站。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底投入商业运行。该工程要在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达到7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国产化比例,以巩固第二代改进型核电设备的国产化成果,降低制造成本。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自2008年1月完成了《海南昌江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月底召开了海南昌江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形成了初步审查意见,并进入了可行性研究阶段。2008年7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海南省昌江核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2009年3月30日,海南昌江核电站负挖工作正式开始。
浙江省秦山核电站一期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位于杭州湾畔,一期工程是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秦山核电站二期核电站
是建设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首座2× 6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于1996年6月2日开工,经过近6年的建设,第一台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比计划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
秦山核电站三期(重水堆)核电站
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核电技术,建造两台7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浙江三门核电站
位于浙江南部,2004年7月一期工程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继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之后,获准在浙江省境内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三门核电站总占地面积740万立方米,可分别安装6台100万千瓦核电机组。全面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超过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一期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将首先建设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三门核电站最快将在2010年前后发挥作用。
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
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
广东岭澳核电站
一期工程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它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开工建设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岭澳核电站(一期)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目前正展开二期工程建设。
广东阳江核电站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成员单位,于2005年2月23日正式注册成立,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要能源项目之一,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或更大容量的核电机组。按照国家核电发展规划,阳江核电站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并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进行建设。
广东台山核电站
台山核电站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广东省内开工建设的第四座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两台EPR三代核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2008年8月26日,一期工程核岛负挖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首座采用EPR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进入主体工程开工前的准备阶段。
福建省宁德核电站
2008年2月8日开工建设。
宁德核电站由中广核集团控股建设和运行,一次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是目前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站,设备国产化比率将超过80%。
福建福清核电站
2008年11月21日开工建设。
福建福清核电项目已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将连续建设6台机组,总投资近千亿元。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将于2013 年建成投产。工程采用二代改进型成熟技术,综合国产化率达到75%。
山东省海阳核电站
海阳核电项目确定为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一期工程将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规划容量为六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留有扩建条件,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拟于2010年开始发电。海阳核电站全部建成之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山东华能石岛湾核电厂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 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是在由清华大学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的1 万千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的技术基础上建设的。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一台20 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计划于2009 年9 月开工建设,2013 年11 月投产发电。
江苏省田湾核电站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2至4台的余地。一期建设2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年平均负荷因子不低于80%,年发电量为140亿千瓦时。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建成投产。
辽宁省红沿河核电厂
2007 年8 月18 日,第二座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 的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60亿元,规划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后,年发电量可满足两个中等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工程建设工期为6年。
广西省防城港核电站
防城港核电厂一期工程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东面约8km处的光岭至山鸡啼一带,厂址东临钦州湾,西为老虎港,地处钦州湾盆地西北边缘。项目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采用二代改进型(CPR1000)技术路线,总投资约690亿元人民币。由中广核集团公司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广西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其中中广核占61%,广西投资集团公司占39%。中广核集团为主负责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目前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在南宁已经成立。
附录
2011年核电大事记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核电提出“国四条”。3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国内核电发展做出四项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以及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会议强调,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国家核安全检查团全面检查投运与在建核电站。4月15-8月5日,由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国家民用核设施综合检查团,对我国在役和在建核电站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团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所颁布的最新安全标准,对核电厂防洪抗震能力、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有效性等11个领域进行综合检查。
◇中国实验快堆实现首次并网发电。7月21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一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标志着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的快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重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重申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核电发展战略。
◇环保部原则通过《核安全规划》。12月9日,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会议决定,《规划》经进一步修改后报请国务院审批后发布实施。
。
秦山核电站(中核)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地全景
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首次装料,从工程建设转向试运行阶段(2010年04月22日)
秦山核电三期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迄今为止合作建设的最大项目,也是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工程。
宁德核电站(中广核)
福建宁德核电站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辖福鼎市秦屿镇的备湾村,距福鼎市区南约32km,东临东海,北临晴川湾。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拟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术,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2006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主体工程于2008年2月18日正式开工,首台机组计划于2012年投产,2010年12月28日,福建宁德核电站工程技术人员在使用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
在宁德核电站二号机组核岛建设工地,工人在浇筑平台前的钢架上作业
广东阳江核电站
阳江核电站是中广核集团在广东地区的第二核电基地。项目拟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 CPR1000技术,一期工程拟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由中广核集团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广东阳江核电站正面
。
2010年7月2日中午,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环吊轨道顺利吊装完毕,为1号机穹顶按期吊装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