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现状
1、新产业发展引起专业人才缺乏:
近几年,光伏产业在国内一方面是一个新兴行业,另一方面自身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正由于这样的行业特点和现状,使得该行业的专业人才及其匮乏,现在的技术人才大多是相关行业技术人员进入光伏领域,如半导体行业、电子行业、相关材料行业等。在技术层面上来讲,这些转型人员在进入光伏企业后,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磨合期、技术成长期及技术成熟期。
2、高校专业设置滞后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
1)因国内高校太阳能专业设置滞后,科技型研发人才、光伏行业管理类、技术工艺类、营销类人才基本上培养不出符合光伏企业的专业人才,即使对一些低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很少。这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在光伏人才培养上,基本上还停留在二流院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层面,国内知名院校虽然在光伏领域有所研究,但均未开展系统化的教学,这与光伏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称。而且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人力资源的缺口极还会进一步扩大。
3、光伏人才总体短缺,光伏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企业互挖“扒浇”潜。
1)就江苏光伏产业于1998年起步,目前已发展为拥有4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的新兴产业,至今行业不断在扩大,几乎到每个新建的光伏厂,可能您都会遇到来自尚德、天合、中电等老企业的人士在那工作帮助建厂。
一些跳槽人士普遍表示自己的意见在企业中不受重视,或者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现实生活和个人发展迫使他们选择跳槽。
他们选择跳槽,一般是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职位上升了好几级,薪资也拿到了翻倍的。毕竟私营化的小公司比不上福利健全的大公司,所以这些人也是抱有赚快钱的心理去搏一把。呆不上一年半载,又要跳,越跳越差,少有修成正果者。几乎跳槽成了行业内解决劳资问题,内部管理问题的一个法宝。
一方面是劳工方面频繁的找下家跳槽,另一方面则是资方继续我行我素,甚至启用猎头,疯狂挖人。终于有很多人完成了原始积累,对比之后选择重新回到原来的大公司任职,所以现在各公司的“候鸟现象”也蛮可观。但这交不代表原来的公司通过制度改革变得有吸引力了,只不过这些倦飞的鸟儿,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悲哀、是公司的悲哀,更是行业的悲哀!
2)针对跳槽人士来讲这样没有质变的跳槽毕竟只是像倒水一样,从这桶倒到那桶,水只能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价值。
经验的时限性和快速的技术高速发展之间形成巨大鸿沟,很快就会使一些跳出大企业的人在也无法回到大企业任职。同样企业也是一样,频繁的员工跳槽,使得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没有积累,永远处于变动之中,永远是新人、年轻化的面孔不知是多少企业面临的尴尬。
这对于人才自我培养和企业发展都是不利的。尤其在比拼创造力的当下,没有扎实的、长时间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培育积累,就不会出现新的突破,而这一切的根源,首先要保障的是团队的稳定性。
3)对于人才流动频繁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是行业发展的时间太短,专业性的营销、质量、技术、生产管理人才非常缺乏。
目前,许多企业在短期内都追求做大做强,因此,对于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和晋升通道的建设并不完善,企业盲目追求职业经理人,却忽视了内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目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到底是通过内部培养人才,还是从外部招聘空降兵”的问题。
一些企业家也认识到,一直靠外部输血,而不是内部造血,企业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会上升很快,却在未来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依然存在着两难的选择问题。
4)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行业性的人才短缺,再加上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各行业对人才的争夺战呈现出激烈的局面,甚至不时出现由人才争夺而引发的法律纠纷。
这加剧了光伏行业人才资源流通的混乱局面,企业难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人才及核心团队,从而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采取措施
首先,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
人才短缺,行业的发展速度快。这无疑也是造成“人才荒”重要原因。
培养不利高薪难觅人才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此类光伏人才的需求仍很大。然而,高端精英人才却严重短缺,人才市场甚至呈现出百万年薪难觅人才的奇特状况。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从光伏行业业的现状来看,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忽视虽然在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已经被社会认可,但是现行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是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作为技工人才重要输送基地的技术学校也有很大的办学困难: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所需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生源少,学校办学积极性也不高。
2、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培养,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
3、还没有形成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在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上,存在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没有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
对此,首先要从改变人们对技术工作的认识和定位抓起,只有人们对技术人才的认识改变了,技术人才市场才可能出现繁荣的局面。寻找和培养高技术人才才有了落脚之处。同时还要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让它真正的成为技术人才的摇篮。
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存在失误
1、轻视后备人才储备
据某光伏招聘人力资源网站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企业缺乏人才储备。企业培养后备人才的动力不足。
2、重点人才价值与待遇不匹配
很多企业平均主义比较严重,对重点人才开发重视不够。首先,人才分配机制方面,很多企业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价值得不到完全体现。其次,人才开发投入资金方面,我国企业的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尤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人才管理“人治”重于“法治”
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很多企业往往是“人治”重于“法治”。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往往随着管理层的需要而变化。民营企业的“人治”特点更为明显,家族统治、裙带关系在我国民营企业中还占有很大比重。“人治”管理使处于管理岗位的人员比其他岗位拥有更多的权利和实惠,结果导致我国企业的大量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争相奔赴“管理岗位”,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人治”又导致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造才流失。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业高级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纷纷采取了应对措施。对于企业而言,诚然,高薪可能会找到优秀的高技术人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高技术人才的匮乏,涉及到人才断层,解决此问题,任重而道远。(Solar001太阳能人才网/仲宏君)
光伏业“人才荒”三大原因解析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