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范教师的精神鼓舞下》展示1


在模范教师的精神鼓舞下

                           范县颜村铺乡范庄小学  陈文霞

陈文霞,女,19799月出生,毕业于安阳第二师范,19998月参加工作。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全身心的投身于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她服从领导分配,根据工作需要,哪里有重担,她就挑哪里,哪里有困难,她就教哪个班级.她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她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

 一、她在领导的期望中快乐成长

    领导为了引领陈文霞老师的成长, 多次为她创造条件,使她有机会听到教育专家和教育名家的讲座和讲课,常听名家教诲:不要把教师当谋生的职业,而要当作事业。身为第一线的教师,多次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使她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她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热爱学生,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教师;2001200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多次获得县级优质课和论文证书;年年被评为镇级模范教师。自200610月调入范县铺乡范庄小学工作以来,陈文霞老师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2007年被评为乡级模范教师;2008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09年评为县模范班主任,同年并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乡模范班主任;2011年被评为县模范班主任;多次获县、市级优质课。

在教育教学中,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备课、上课之余,便广泛涉猎专业书籍和相邻学科的书籍,把读书看报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她深切体会到,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才能浅出。只有登上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只有技艺高超,方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在参与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后,她自觉跃升到新的境界。于是,在陈文霞老师的课堂上,不乏生动和激情,不乏智慧和深刻,因而深受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记得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又在读中解决问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个“读”字,浓缩了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人生不也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吗?需要每个人用心去解读,而学生,则是她最需要读懂的“书”了!悟到了这一点,她似乎对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着自己的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兼班主任,站在新旧教材、新旧观念的交叉点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乃至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巧妙地融合在教学环节的细枝末节中,从容、睿智、幽默、深刻、简洁地把课上的平实、朴实、扎实,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她幸福的源泉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她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尊重之心,而这种关爱、理解、平等、尊重常常渗透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举动之中。她深深地知道,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让学生记一辈子,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人生。于是,她便时时注意警醒自己:不要伤了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不要伤了学生的上进心、是非心、羞恶心;同时,教育引导学生要讲究方法,不宜大张旗鼓,众人皆知,而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有自卑心理,就设法让他确信老师尊重他、相信他,然后一步步帮助他解开心里的枷锁,放飞自己的理想。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浮夸的豪言,陈文霞老师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不懈地耕耘,展示了一个普通教师的风采。无论她所带哪个班级,教学成绩都是可喜的 ,她为之而幸福。  

    她深知一切好的教育方法,一切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学生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不管是品学兼优,还是调皮捣蛋,学习后进,她都一视同仁,从身心、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珍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好班主任工作。她深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够走进自己的课堂,成为自己的学生,就是一种缘分,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她勇于担起这份责任,十分珍惜这种缘分,教育教学工作做为人生的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她深知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把教育事业做为自己生命的根,学生的心田做为自己耕耘的土壤,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生清贫,一世辛劳,她无怨无悔。她热爱教育这一行,一直执着地追求着,默默地奉献着,以顽强的信念,超人的毅力守护着这方纯洁而又贫脊的圣地。在平凡的讲台上,她把感情化作温暖,把知识化作乳汁,把心血化作春雨,培育着一粒粒种子,滋润着一颗颗幼苗。以踏实苦干,一腔热忱的作风在师生的心目中树立着自己的形象。
    她深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对未来的历史责任。为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无愧自己的良心,教育教学这片热土中,她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拼,去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