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自旋计算重大突破


  每日科学2010年10月13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物理学家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发出一种“自旋计算机”,成功实现了将“隧道自旋注入”石墨烯。

  电子可以被极化,这样就会有方向性的定位,称为“自旋。”这种自旋有两种形式,电子可以说是或者“自旋向上”,或者“自旋向下”,这样就可实现更多的数据存储,但就不可能使用现在的电子产品。

  自旋计算机,开发出来的话,就会利用电子的自旋状态,来存储和处理海量的信息,同时耗能更少,发热更少,速度远远快于今天用的传统电脑。

  隧道自旋注射是一个术语,用来描述通过绝缘体的电导率。石墨烯引起众人注目,是因为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厚的碳原子薄片,排列成蜂窝状态。因极强而又柔韧,石墨烯就成了一种很好的导电体,而且耐热。

  “石墨烯具有最好的自旋传输特性,超过室温下的任何材料,”罗兰·卡瓦卡密(Roland Kawakami)解释说,他是物理学与天文学副教授,领导这一研究小组,“这使它成为一种有前景的备选材料,可以用于计算机。但是,电子自旋注入,要从铁磁电极注入石墨烯是不够的。更大的担忧是,观察到的自旋,寿命比期望的要短几千倍,理论上是这样认为。我们想要更长的自旋寿命,因为,寿命越长,就能做更多的计算操作。”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卡瓦卡密和他的同事们插入一片纳米厚的绝缘层,称为“隧道障碍,”就插在铁磁电极和石墨烯层之间。他们发现,自旋注射效率明显上升。

  “我们发现了呈30倍增长的效率,就是自旋注入的效率,这要用量子隧道穿过绝缘体,注入石墨烯,”卡瓦卡密说。“同样有趣的是,绝缘体的作用就像一个单向阀,使得电子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就是从电极流向石墨烯,而不是相反。绝缘体有助于使注入的自旋保持在石墨烯内,正是这一点导致了高自旋注入效率。这一反直觉的结果,第一次演示了隧道自旋注入石墨烯。我们现在有了世界纪录,就是在自旋注入石墨烯的效率上。”研究结果刊登在《物理评论通讯》。

  在他们的试验中,卡瓦卡密的实验室也有项意外发现,解释了短暂的自旋寿命,也是指石墨烯中的电子,这已报道过,是其他实验研究人员报道的。

  卡瓦卡密解释说,自旋寿命的研究,通常是用一种试验,称为汉勒(Hanle)测量,试验要用铁磁自旋探测器,来监控石墨烯中的电子自旋,这些自旋在外部磁场中会改变方向。他的小组放置一个隧道障碍在中间,两边分别是铁磁自旋探测器和石墨烯,自旋寿命在汉勒测量中跳上了大约500皮秒(对比之下,通常的值只有100皮秒),即使这样,研究人员也并没有采取什么不同的措施来加工石墨烯本身。

  “人们通常认为,汉勒测量可准确测量自旋寿命,但是这一结果表明,它严重低估了自旋寿命,在铁磁体接触石墨烯时就是这样,”韩伟(Wei Han)说,他是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一名研究生,就在卡瓦卡密实验室。“这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真正的自旋寿命在石墨烯中肯定会更长,比先前报道的要长,潜在地说,要长得多。”卡瓦卡密解释说,从理论上讲,石墨烯有这样的潜力,会具有极长的自旋寿命。

  “这一寿命可以是几微秒长,”他说。“漫长寿命是一种特殊属性,是石墨烯具有的,这就使它成为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材料,可用于自旋计算机。”

  把绝缘层加到石墨烯上很不简单,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工序。绝缘体往往会结成团块,就是在石墨烯片上,部分原因是石墨烯很不容易强有力地连接材料。为了绕过结块问题,在实验中,卡瓦卡密小组在铺石墨烯片时用了钛层(大约半个原子厚),使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分子束外延。这一钛层,研究人员发现,就使绝缘体不会结块,在石墨烯上也不会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