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贸易商向钢厂寻求更多话语权


连日来,国内很多大钢厂在2012年各品种钢订货问题上,遭到了钢贸商不同程度的“围攻”,钢贸商有意借此机会扭转被动局面。在历经2011年持续低迷的钢材市场行情后,钢贸商与钢厂的传统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钢贸商能否撼动钢厂的“话语权”?对此,记者深入市场对部分钢贸商和钢厂进行了采访。

    商家借机旧话重提“话语权”

    在钢贸微利时代到来的时候,钢铁行业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大环境下,钢铁贸易的模式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对钢贸商而言,要想赢得发展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你的钢网分析师马广慧介绍,最近有部分钢贸商反应,他们与钢厂的协议量有所下降。“但也有的钢厂为了增加销量给客户优惠,订的多优惠多,部分商家也有多订的。都不尽然。”马广慧分析说,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自己拥有的资金以及下游需求等实际情况的分析,商家的想法和操作方法都不会太一样的。

    据记者调查了解,很多商家纷纷表示,现在钢市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因此应该尝试联合起来抱团与钢厂议价,以通过“统购分销”形式共建防范风险机制。他们认为,统购分销不仅可以靠量拿到优惠出厂价,在钢市价格持续下跌时,还能博得一定的钢厂对话权。当然,也有少数商家认为,是时候转变市场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从钢厂手中争得“话语权”了。他们表示,为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以后要以采购决定销售,低进高出,促进销售,摒弃依靠钢厂订货销售的传统钢贸经营模式。

    据市场监测显示,在新一年到来之前,各主要钢厂都出台了新的价格政策,其中宝钢、武钢、鞍钢等钢厂2012年出厂价格以稳为主,部分品种出厂价格有所上升。而河北钢铁集团和本钢集团的新的价格政策与其它钢厂稳中略有上涨的步调相反,其板材品种均有50-200元不等的下调,并对2011年12月份完成订货量的商家进行一定幅度的补贴。包钢等钢厂12月份结算价格也有所下调。钢厂的价格政策不统一,商家在操作方面也显得更加谨慎。

    记者在采访调查时发现,有些钢厂为了稳住协议户,频频推出各种不同的订货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一单一议”的订货政策。据了解,在大多数钢贸商看来,“一单一议”并不能产生多大效果,也不会对钢贸商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钢贸商也变得更加实际更加成熟,在平稳操作的基础上谨慎进货,等待着钢市的回暖。

    钢贸商无望掌控“话语权”

    有业内人士认为,纵观近期钢厂的态度虽略显分歧,但也有其一致性。无论是从稳定市场角度平盘为主,还是从2012年订单考虑下调为主,均显示出钢厂对中远期市场行情并不看好。钢贸商普遍认为,尽管如此,在“话语权”方面也很难从钢厂占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