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公路不结冰 除雪用风吹


  冰冻是冬季一种可怕的现象,它会破坏道路,城市公用事业管线,建筑物和航班。常用的除冰方法,例如直接加热,表面洒盐,或者使用化学物质来促使融化,都有不足之处:它们会侵蚀所应用的材料,会破坏环境,并且它们只对融冰起部分作用,或者是暂时起作用。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称,他们发明了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在最初就阻止物体表面冰的形成。

  这项突破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Nano)杂志上,研究者称其不仅可以应用于航空业,也可以应用于道路铺设,建筑,电力传输,实际上,可以用于涉及化学和物理防冰的其他任何行业。“我们想做的,就是完全不让冰形成,”材料科学家同时也是这个项目负责人乔安娜·艾森贝格(Joanna Aizenberg)说。

  当最初的一个冰冷的小水滴触及传统材料的表面时,它会扩展并附着于材料表面,形成一个基础,会聚集更多小冰滴,最终成为大片的冰。但是艾森贝格的这种材料表面是“超级疏水的”,依字面意思理解是“非常害怕水的”。这种材料具有微米级的几何图案,其中包括柱状,砖块和其它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冰滴在能够附着之前就弹开。“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设计的这些结构几乎是没有摩擦力的,”艾森贝格解释道。“在结冰现象发生之前,冰滴已被转向了。”

  在测试中,艾森贝格和她的同事们发现,温度降至摄氏零下30° C时,他们发明的这种材料仍可以抵抗结冰。她指出,这远低于几乎任何工业设定的温度要求。即使在极低的温度下,当材料防结冰性能无效时,什么都不会丧失。冰确实形成了,就有一个微弱的附着力,需要很小的摩擦力——小于百分之十的常规力度,就是从传统材料表面除冰所需的力度。“它们非常容易去除,因为它只是接触表面,只触及这些纳米结构材料的末端。”艾森贝格说。“空气的流动就可以扫除它们。”

  艾森贝格补充说,这种纳米结构,可蚀刻或铸造于金属,橡胶或其他的物质中。她的研究小组已为此方法申请专利,并计划将其商业化。她说,目前还不清楚,在给定物质的表面增加抗冰冻属性会花费多少。但是她预测,价格会足够低,不会影响它的推广使用。另外,这种纳米结构的表面应用是否需要定期更新还仍需测试。她的小组正在风洞中进行研究,来检验这种材料的耐用性,从而来分析其承受高速和其他实际环境压力的性能。

  艾森贝格说,对于防冰物质来说,尽管飞机是很明确的应用目标,其他的重要应用还在于建筑业中。建筑物顶部的积冰会威胁它们结构的整体性。屋顶表面可以摆脱结冰,就能够防止灾难性的坍塌。

  马修·赫尔曼(Matthew Herman)是一位建筑物理学家,拥有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布罗·哈波尔德(Buro Happold)公司,他认为,防冰科技对大型建筑群尤其有用。“纽约,波士顿和芝加哥许多历史性的建筑都是使用壁架建成的,”赫尔曼说。“它们因产生的阴影和结构而漂亮,但这种结构会积雪。最终会有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聚集于壁架上,壁架会倒塌,所以你不得不搭起脚手架或者雨棚来保护下面的人。”

  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教授霍华德·斯通(Howard Stone)说,艾森贝格“绝佳创造性的”工作展现出多种商业机遇。他很想知道,应用这种抗冰冻材料,是否会改变诸如机翼这样的表面的空气动力特性,而艾森贝格和她的同事们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考虑,她们称,空气动力很可能不会受到影响。他们打算在即将发表的论文中公开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