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3D纳米锥(nanocone)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平台,研究小组的领导是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徐军(Jun Xu),他们提升了光伏设备的光电转换率,提升幅度近80%。
这一技术实质上解决的问题,就是低效率传输的电荷,这产生于太阳能光子。这些电荷就是负电子和正空穴(positive holes),通常被困住是因为有缺陷存在于疏松材料和它们的接口中,这会降低性能。
“要解决这一滞留问题,因为它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我们创造了一种纳米锥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发明了一些方法,合成这些电池,证明可以改善电荷收集效率,”徐军说,他是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化学科学部的成员。
新的太阳能结构包含n型纳米锥,周围环绕着p型半导体。 N型纳米锥的制备采用氧化锌,用作连接框架和电子导体。P矩阵的制备采用多晶碲化镉(polycrystalline cadmium telluride),用作基本光子吸收介质和空穴导体(hole conductor)。
有了这个实验室层次的方法,徐军和同事就能够获得3.2%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之下,1.8%的效率属于传统的平面结构,也采用相同的材料。
“我们设计这种三维结构,提供一种内在的电场分布,促进有效的电荷传输,高效地转换能量,把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徐军说。
这种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主要特点包括独特的电场分布,实现有效的电荷传输;合成纳米锥使用廉价的专利方法;以及最小化半导体中的缺陷和空洞。后者增强了电学和光学性质,把太阳光子转化为电。
由于有效的电荷传输,新的太阳能电池工艺可以容忍有缺陷的材料,减少成本,制造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支持我们的发明,这就是纳米锥形状会产生高电场,靠近末端连接(tip junction),从而有效地分离、注入和收集少数载流子(carriers),产生更高的效率,超过传统的平板电池,这种电池也用同一种材料制成,”徐军说。
这项研究形成了这一技术的基础,已经得到认可,将参加今年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光伏专家会议,并将发表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刊(IEEE Proceedings)上。这些论文题为《有效电荷传输的纳米锥尖端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纳米结太阳能电池采用的多晶碲化镉薄膜培育依靠氧化锌纳米锥》。
3D纳米锥提升太阳能电池效率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