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莫言的悲剧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悲剧……
· The opposite of love is not hate, but indifference. -Elie Wiesel
瞧那个人,眉毛弯弯,完全是一幅弥勒佛的画像,无棱无角的样子,一幅不在乎、不计较、不辩驳、不较劲、哼哼哈哈的样子,一幅泥巴捏成的样子,一幅随时的、任意的可以被捏成别种样子的样子,一幅左右逢源的官场老油条的样……
政治高压下的顺从者……
笔名为莫言,可谓是实至名归。亦如其所言,极度的顺从是悖逆。非悖逆于所顺从的对象,乃悖逆于真,悖逆于理。
我敢说他一辈子没做过一件跟当局辩理的事情,哪怕是在他觉得自己最为有理,觉得自己最为憋屈的时候。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独立的奖项,不会有独立的网站,但会有独立的个人。问题不在于多少人可以独立,多少人可以付出那个代价,问题在于个人的态度,个人愿意不愿意坚持这一点。
官之初,总是不乏自我意识的,总是不乏有所坚持、有所不为、有所固执的感觉或理由。当初的老油条们入官场之初,总是有棱有角的,后来遇到的挫折多了,见识也多了,棱角也就磨损了,磨损掉棱角以后,八面玲珑以后,才开始润滑而顺溜的转动,才开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往高处爬,往更深处挺进,成为后来者效法的楷模,为自己的棱角被磨损而欣喜……
整个社会,就是官场的一个放大的版本,堕落无底线……
小心,莫言的悲剧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悲剧……
如果你问我关于莫言的问题,我将毫不羞愧的告诉你,莫言在我心中的文学地位远远不如一个叫做冉云飞的比之于莫言可谓是默默无闻的网络作家。如果说冉云飞是一棵大树的话,莫言则不过是一棵小草。我不是在替冉云飞夜郎自大,也不是卖弄自己的无知。我也曾经是一个被主流文化所深刻影响的文学青年,对于那帮所谓的小说家,我知道的多的去了。
如果鲁迅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该是因为他的小说,而该是因为他的杂文。如果鲁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根据一定是《阿q正传》,但我实在不希望他因此而获奖,我内心更希望,鲁迅是因为他的杂文而被世人肯定。鲁迅文学的精华,都在他的杂文之中。
杂文才有针对性,有指向性,有明确的批评对象,有尖锐的批判力,社会作用和政治意义强大,是真正的积极于此、着力于此,而不是所谓的旨在于提醒、唤醒、惊醒、警醒民众。小说呢,全是废话,笼统、啰嗦,既没有针对性、指向性,也没有明确的被批评对象,更难以提醒、唤醒、惊醒、警醒民众。小说,原本就是这么一种自娱娱人的文体,针对性不强,完全可以是模棱两可的,可以是指鹿为马的,是被解释,被阐释,被宣传,被表达的,而不是自解释,自阐释,自宣传的,自表达的。
莫言应该向鲁迅看齐,但他从未于其文章中体现为如此,从而得到了现在的结果,只能是鲁迅脚边不起眼的极矮的侏儒,唯有仰望之。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乾坤颠倒、黑白混淆的世界,在很多方面都是这样,尤其是在审美方面,这个世界,就是以丑为美的。自从小说走红以来,看看所谓的小说都堕落到什么程度了?真不敢想象莫言的书能被拿到中小学课堂上去。
古文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正统、正宗的文体,中国文学的辉煌盛况,都体现在古文之中了。自古以来,小说非为中国文学的正统,其诞生之初,不过为极少数封建权贵自娱娱人的文字游戏。可是到今天,从正统中国文体发展而来的杂文,却被边缘化,而非正统中国文体的小说,却被正统化了。人心不古,都已经堕落了。一篇文章就可以清楚明白的说明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那么长篇大论、转弯抹角的去说呢?兴小说而不兴文章,是真正文学的没落。小说泛滥,让泛滥的垃圾淹没犹如沙中之金的精华文章,一方面证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审美观的畸形化;一方面,也证实了人类历史向黑暗深处挺进的同时,专制力量的加强,严密的技术性思想控制的力度的增强。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