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灵希网(工业品营销研究院)
近几个月,由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日本企业在华受到不小的影响,不论是产量还是销售量纷纷下滑,更有日本在华投资的企业遭到中国员工的罢工。此前日本富士施乐就发生大面积员工罢工,被传将第一个从中国大陆撤资。但就在国庆长假来临之际,富士施乐在官网微博发布消息称,富士施乐将增资700万美元,加大在华的业务发展。那么在这敏感时期,富士施乐这样的宣称用意何在?
富士施乐否认撤资传闻并称继续增资700万美元
此前由于富士施乐(中国)发生大面积员工罢工,被传将第一个从中国大陆撤资,随后富士施乐出来辟谣并称继续增资700万美元,加大在华业务发展。这一举动到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就在8月底,富士施乐就发布消息称,将投资90亿日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建立新工厂,公司将于今年12月开工,计划2013年11月投入运营。而这一举动就引起业内人士的猜测,富士施乐早就在盘算转移制造基地。
其实,这样的猜测也不无道理,目前随着中国沿海人力成本飞速上升,富士施乐一直在高端用户市场明显,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高端领域富士施乐面临的强敌也越来越迅猛,生存空间越加狭小。而在低端市场其产品占有率又远远不如惠普、佳能等品牌。加之,此次的钓鱼岛事件的持续升温,日本在华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富士施乐想要攻克低端市场更是步履维艰。突然增资扩大在华业务还真不知道富士施乐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富士施乐700万美元豪赌换来的是不是最后的撤资?
由于钓鱼岛事件的升级,抵制日货成为国人抗议的主要行动,更是波及日本在华的大型企业。9月,包括佳能、狮王等日本在华企业相继传来工厂暂停的消息,因此引来内部人士猜测,日本企业将会陆续撤离中国市场。纵观近些年,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也频频受阻,陆陆续续有日本企业开始在东南亚投资建厂,转移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至于此次富士施乐为何继续增资,富士施乐对外负责人表示:“增资计划早已着手准备,此次只是择机宣布。”
话虽如此也是看怎么说而已,纵观这些年,日本在华企业可谓赚得钵满盘满,甚至给日本企业有想象不到的需求空间,某些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已经占据其在整个海外市场收入的一半。富士施乐作为全球有名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生产制造商,在中国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2011年在中国激光打印机领域,富士施乐名列第5,一旦其撤出中国市场,欧美企业自然乘虚而入,抢占其留下来的中国市场。但富士施乐曾经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的高端打印机、复印机等将风光不再,进而也就被欧美或中国本土企业取代。
对于在这敏感时期,富士施乐做出增资举动无非是想搏一搏,进军中国低端市场。对富士施乐而言撤资无非是重创一击,失去中国这个市场,可以说用5年的时间也开辟不了一个新的中国市场。至于富士施乐最后700万美元的豪赌换来的是不是最后的撤资,就要取决于中日的政治危机的化解。
结语
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的不断升级,日本企业在中国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这场由政治问题引发的经济问题,对中日双方而言,无非是“损人一千,自损八百”。富士施乐可以说是这场政治战争中的又一牺牲品,至于其在华的增资无非是其战略的一部分,最终的结局恐怕还是取决于政治矛盾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