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中层领导晋升之道


标杆管理,中层领导晋升之道

文/著名企业管理教育专家李绘芳



前言:

率先模仿就是创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数百年的历程,除了创新与加速发展外,缩小差距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标杆学习(benchmarking),由于中国企业的市场化历史积淀太少,迫切需要借鉴学习世界级企业的最优管理实践,英国一次调查表明,英国有60%~85%的企业参与了标杆管理活动;在中国,很多知名企业也应用了标杆管理。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寻找最佳管理标杆,向行业典范学习是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谭老师推出标杆管理培训课程,旨在帮助经理人掌握标杆管理的技能、并系统讲授了组织实施标杆管理的过程与方法,详细介绍了标杆管理准备,标杆项目选择、标杆团队组建、标杆伙伴选择、标杆数据收集,标杆数据分析、标杆项目实施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经理人将从中了解到实施标杆管理的具体知识,切实提高标杆管理和项目实施能力,最终为企业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

著名中层管理与职业化专家李绘芳老师指出企业标杆管理,70年代末由施乐公司首创,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企业标杆管理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标杆管理的基本环节是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绩效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收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

李绘芳老师指出,将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达到优秀绩效水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企业绩效的最佳策略,争取赶上和超过对手,成为强中之强。李绘芳老师认为,标杆管理方法蕴含科学管理规律的深刻内涵,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著名企管专家李绘芳老师了解到,如今,标杆管理已经在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成本管理(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企业战略、研究所管理、教育部门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不断拓宽新的应用领域。据美国199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标杆管理,其中包括AT&T,Kodak,Ford,IBM,Xerox等。

企业面临很大竞争压力,我们在整体实力上可能不如对手,但我们能否创造更多的业务模块优势?或使原有模块优势加大领先差距?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自我助推力?企业除研究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模块,获取经验、寻找并缩小差距外,还需要进行自身的标杆突破。李绘芳老师建议:企业需要通过标杆管理来整合、共享公司各种资源,使有效的管理模式内部推广化、扩大化,全面激发人员潜能,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为什么选择标杆管理?“杆”是参照物,“标”是达到或超越参照物的标准,“标杆”是一个值得模仿的榜样,可以是人、模式、方法、流程、或是某一个具体标准。“标杆管理”就是通过模仿和创新来达到或超越标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简单的讲,就是如何有效运用“拿来主义”。“标杆管理”是站在全行业、甚至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上寻找基准的方法论,同时它也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其核心驱动力在于不断完善和持续性改进。

国内权威的标杆管理研究专家李绘芳老师表示——目前,国内的标杆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同业对标”的初级阶段。还没有上升成为可以融入全方位企业管理的工具。纵观世界500强,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运用标杆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具,美国国家质量奖得主则无一例外的将标杆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令国人引以自豪的“海尔”也是运用了标杆管理的部分原理才成功的开创了OEC、SBU等管理模式。

参照标杆管理的基本思想,把标杆管理应用到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中,就是所谓的内部标杆管理。内部标杆管理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辨识企业内部最佳职能或流程及其实践,然后推广到组织的其他部门,不失为企业绩效提高最便捷的方法之一。美国雅芳公司在1990年实施内部标杆管理。雅芳公司按地区在全美建立了5个客户服务中心。但每个中心都有一套自己的服务方式,这种各自为政的方式造成了企业运作的低效率。

因此建立一套统一的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由于五大中心的实际情形不同,因此很难判断出哪个地区的行为是最优的,这样雅芳的管理者便建立了一个逻辑上的“稻草人”模型,这个“稻草人”是对各个地区最优行为的总结。雅芳公司把“稻草人”模型作为推行内部标杆管理的基准对象。通过推行标杆管理,雅芳的业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内部标杆管理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整合企业的基础管理提供了一个模式。

谭老师表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在实施内部标杆管理的过程中,要作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引起各单位的足够重视;第二,企业在实施内部标杆管理的时候,可以参照雅芳的做法,召集各单位的领导共同商讨,把每个单位做的好的东西提炼出来,最后形成一个虚拟的标杆单位,它是各单位最佳行为模式的集合体。这样,在推行标杆管理的过程中,部门之间就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保证标杆管理的成功推行。第三,大型企业的标杆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的部门车间之和车间的班组之间。

总之,企业要生存,要获得竞争能力,就要全面实施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组织和文化变革的种子。标杆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帮助企业获得世界一流的竞争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标杆管理必将在我国企业广泛展开,并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