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初现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更阳光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它们的创新力、变革力,均离不开新势力的推动,一个行业亦如此。时值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20年,一批兴起的新势力正在怀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以勇者无惧的精神,悄然进行着新领域的探索,成为推动太阳能光热行业继往开来的接力者。

  前言

  上一个20年,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解决了几亿人口生活热水的问题。

  下一个20年,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服务于中国和世界?

  上一个20年,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先后涌现出了清华阳光、桑普、华扬、皇明、桑乐、太阳雨、力诺瑞特等行业标杆。

  下一个20年,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将形成怎样的格局?谁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它们的创新力、变革力,均离不开新势力的推动,一个行业亦如此。

  时值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20年,一批兴起的新势力正在怀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以勇者无惧的精神,悄然进行着新领域的探索,成为推动太阳能光热行业继往开来的接力者。

  新势力画像

  我们关注的这些新势力,不是耳熟能详的皇明、太阳雨、桑乐、力诺瑞特、清华阳光等企业,也不是人人皆知的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而是一种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描述他们的关键词可以用:新企业、新产品、新市场、新模式。

  第一类:行业探索者

  他们坚守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但所从事的领域在前期并不是行业潮流,市场认可度低,但是他们却很执着,在曲折中前行,不畏困难,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蓄势待发。在行业发展的新阶段,终于长剑出鞘,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他们的代表如:浙江西子、比华丽在仪表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了太阳能热水器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再如广东五星坚持专注平板太阳能10余年,江苏迈能高科、光芒等倾心于承压搪瓷储热水箱产业化,推动了太阳能工程市场的发展;常州盛来太阳能科技潜心太阳能采暖研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太阳能采暖推广奠定了基础;济南澳华专注于阳台壁挂太阳能并在伦敦上市,常州夏博士专注平板蓝膜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无锡环特通过国际化合作等不同方式,成为推动行业资本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山东恒硕专注于太阳能设备研发,推动了行业装备现代化发展;还有浙江的斯帝特专注于太阳能游泳馆的开发,推动了太阳能光热市场的细分;山东华援默默无闻致力热发电项目开发,新疆热电项目的重大突破,为热发电产业提供了借鉴。

  第二类:国有资本持有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国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事业叫“电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势“要实力有实力,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他们进军太阳能光热产业有一个共同项目“太阳能光热发电”。

  他们的代表如:大唐在内蒙古、国电在新疆、华电在青海、华能在西藏都开始运作不同规模的光热发电项目。这些具有国字号背景的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国家资源,尤其在电力资源方面居于垄断地位,一旦实现太阳能并网发电,极易成为垄断者。

  第三类:产业延伸者

  他们都是某个行业的佼佼者,在发展过程中或者掌握了一定的与太阳能相关的资源,或者看准了新能源产业的前景,于是借势进军太阳能光热行业,实际上他们属于一种多元化投资。

  他们的代表如:山东奇威特是一家中央空调企业,目前投身太阳能光热产业集中精力做太阳能空调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太阳能污泥烘干产业;专注于特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制造的大连希奥特,投资研发太阳能采暖制冷技术,并已建成采暖制冷采暖示范办公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行业新势力虽然在太阳能光热领域关注的重点不同,企业实力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眼光超前、引领未来。

  新势力诞生的环境

  行业新势力群体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奇迹发生,是环境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

  行业环境:孕育成长基因

  首先,太阳能热水器的全面普及,让几亿人口对太阳能光热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和局部认识。只有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社会公众才能够更容易进一步了解到一个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社会效益和减排效益更加突出的全面的太阳能光热行业。

  其次,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了20年,在这20年中,太阳能热水器是主导产品,由此很多人质疑太阳能行业陷入到了同质化的怪圈,也有人质疑太阳能产品研发主要集中于在太阳能热器的基础上进行小改小革。但笔者认为,同质化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沉淀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诸如采暖、制冷、烘干等新技术才能够从理论走向产品研发,从产品研发走向产品实验性应用。

  社会环境:提供成长养分

  不管是行业的发展,还是新生事物的诞生、成长,无不与适宜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网络化时代成为社会共识之后,继电子邮箱、QQ等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博客、微博的诞生。又比如通讯产业,从初起的电话机到后来可以随身携PP机,再到手机的普及,社会对移动通讯方式越来离不开时,又诞生了iPhone。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产业社会认同程度越高,产品才会越丰富,产业化程度越高,市场越大。同理,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也与社会共识息息相关。

  当社会还没有认识到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时,新能源是被冷落者,当传统能源越来越少,引发的战争越来越多,人类因为没有能源面临生存危机时,用新能源来补充传统能源,已经成为了惟一的办法。利用新能源也就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支持新能源产业成为政府的头号工程,使用新能源成为公民自觉的消费行为。

  有了坚实的社会共识做基础,作为新能源领域中应用范围最广、民用程度最高、节能最有效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受到各方关注。

  国家提倡节能建筑房产商需要选用节能产品,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因为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需要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一些企业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新能源动力,这众多领域的需求,促进了平板太阳能、阳台壁挂太阳能太阳能烘干、太阳能制冷、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发电发展。

  新势力能改变什么

  新势力的出现及发展,总会给一个组织带来极大触动,从而出现新的气象。那么,太阳能光热新势力的出现,会推动行业发生哪些变化呢?

  技术变革:从技术创新到技术革命

  当前太阳能光热行业技术研究发的主要方向是如何让太阳能制造热水,在这个领域的技术研发都属于技术创新。而未来攻克的重点是如何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和热电,由于热能、热电这两大领域的技术原理和标准及应用领域与前者均有极大区别,所以相对于太阳能热水领域的研发来讲,后两者均是重大的技术革命。

  商业模式变革:从卖产品到卖方案

  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目前太阳能光热企业的客户群以单个的消费者个体为主,通过销售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来赚钱,通过专卖店的形式来实现销售。但太阳能工程、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烘干、太阳能热发电等,面对的客户群主要是组织或者机构,销售给他们的主要是系统性产品,销售渠道要么是公司营销人员点对点销售,要么是公司化的代理模式。

  营销变革:从野战促销到复合公关

  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模式采用的是抢商、抢钱、抢地盘式的野战型促销、招商营销模式,由于太阳能热器属于民用生活类产品,针对的是普通消费者,采用这种模式较为实用。但在太阳能工程、采暖、烘干、发电等领域,上千人的营销队伍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公关性业务推广,由原来轰轰烈烈的大街扫荡式销售,变为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在安静、优雅的环境中完成订单。

  行业格局:在“裂变”和“聚变”中变换

  新势力的出现,将使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裂变”和“聚变”中变换格局。

  “裂变”是指市场的、行业的进一步细分。

  我们不难看出,新势力的关注点主要是太阳能光热商业领域和工农业领域,造纸、食品、烟草、木材、化工、医药、纺织、塑料等众多行业都是他们的目标市场。经过不断的裂变之后,市场越分越细,每个领域的市场越做越大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个产业,进而演变成产业森林。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将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聚变”是指资本、资源向优势企业的进一步聚集。

  新势力中,不乏资源众多垄断的国有企业和财力雄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这些企业一旦在光热领域获得成功,将会吸附大量的行业资源,行业格局将会有所改变。

  行业规模:由千亿级俱乐部到万亿级俱乐部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已经达到千亿级规模,新势力的成长将有利于推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太阳能工程、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烘干等每个产业都将是千亿级市场,而太阳能光热发电一旦成功,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届时行业产值将会实现数十倍的增长,太阳能光热行业跨入“万亿级行业俱乐部”不再是梦想。

  新势力现状

  新势力发展现状不尽相同,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类加以分析。

  第一类:正从商业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这类新势力主要集中于太阳能低温应用,如平板太阳能、阳台壁挂太阳能、太阳能仪表等。他们的技术相对成熟,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增多,正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在三至五年内将形成一个庞大市场。

  第二类:正从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或应用成果方向发展。这类新势力主要集中于太阳能中高温应用,如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烘干、太阳能热发电等。

  他们有的处于从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如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需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从技术成果向应用成果转化,再从应用成果向商业成果转化,再由商业成果形成产业化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

  他们有的正从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如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烘干等,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诸多成功案例,并且有的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但由于他们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来引领方向,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第三类:将资本力转化为市场力。这类企业主要是通过资本运作带动市场力。如澳华、夏博士、环特。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他们通过上市或合作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实现资金充足,品牌影响力提高,进而推动市场发展。由于资本运作在太阳能光热行业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循,所以他们在摸索中前行,边行动边总结。但资本并不是万能的,不能直接的迅速的转化为市场力,仍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资本才会产生实效。

  结语:一个产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 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壮大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现长期断层,青黄不接,就是非常危险的。情形严重的,整个产业则会崩溃、瓦解,最后这个产业也就随之消亡了。最近我们熟知的就有胶卷和火柴两大曾经盛极一时的产业就是这样的结局。所幸,新势力的不断涌现让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的未来阳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