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金小明(1963-),男(汉),江西新建人,高级工程师,2008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2006年享受广东地方政府高层才人才津贴。研究方向:经济控制论与管理自动化。
[联系方式]浙江温州市甬江路1号 浙江东方学院工程技术系,邮编:325011 E-mail:[email protected],电话:13989706883
阴流子经济视角下的剩余价值剥削论和西方经济学
Brief Discussion the Surplus Value Exploitation Theory and the Western Economics
金小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 325011)
摘要:消费金分为民生消费金和生产消费金。民生消费金以实现消费体系(生存、发展、自由三层一体)改善民生后,人体释放更多阴流子(能力欲望粒子)。阴流子与货币结合成资本,投资到生产中去,转换成生产消费金,在生产过程使阴流子增殖转化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虚拟增殖作基因,由科技文化创新成果转化而来,归全人类所有。劳动者起着活化生产要素、催化剩余价值产生的作用。剩余价值由资本家代理、政府代管,自然会产生财力剥削和权力剥削。投资对象是阴流子,消费对象是全部产出,凯氏理论关于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基于边际消费效应,使得消费越来越少于产出,内积生产过剩危机。
关键词: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剥削;产消系统;阴流子
一、剩余价值的形成归属和运作管理
(一)剩余价值形成过程解读
下面解读虚拟增殖(△M)如何转化成实体增值(m),如图1所示。
民生消费金Mc 政府监管按劳按需结合分配 阴流子释放(M±△M) 央行发行货币¥ 资本G 企业主投资 劳动者活化生产要素 剩余价值m 国民收入/GDP 改善民生(人类) 生产消费金 生产过程 (旧工艺技术/高新技术)
图1 虚拟增殖转化成实体增值
狭义消费概念是指衣食住行用,广义消费概念是取自生命周期(产生、生存、发展自由、消亡、转换)中的量变部分的生存、发展、自由三层一体的消费体系。图1所示,消费包括民生消费和生产消费,民生消费改善人民生活,使消费者各项能力得到恢复和提高,从而激发出更高的欲望,这时释放出的阴流子值记为M±△M,发生虚拟增殖△M。央行发行货币承接阴流子,构成资金,即阴流子是集欲望与能力于一身的币符抽象物,币符是阴流子载体,二者结合成钱。有了钱作资本,赚取更多金钱的欲望会促使投资发生,投资于生产过程包括两个领域,一个是原有技术/工艺领域,另一个是高新技术领域。资本投到生产过程就成了生产消费金,生产消费金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中劳动者活化其他生产要素,产生与△M等当量的剩余价值m(实体增值),得到国民收入/GDP,在按劳按需结合分配和财产所有权使用权适当分离原则下分配配置成民生消费金Mc。
这里至少有五个主角若干关键词:人类消费释放阴流子,特别是发生阴流了增殖△M;央行的作用是发行币符运输阴流子,形成资本G;企业主的作用是投资和运作资本,管理生产过程实现△M到m的转换;劳动者的作用是活化生产要素,催生剩余价值,政府的作用是制订公平合理分配制度并监管落实到人。其中由人类(古今中外的科技文化创新者作主体)能力欲望(阴流子)衍生的科技文化成果是剩余价值(m)产生的直接作用力。
(二)金钱概念:阴流子乃集能力与欲望一身的币符抽象物,币符是阴流子载体
1.金钱的本质是能力与欲望,而与币符的形式无关,与发行者的能力欲望大小有关,因能力保障信用,欲望产生需求。
2.谁都可以发行货币,但其能力欲望的大小决定流通水平,流通量关系到货币发行能否成功。当货币发行统一由国家垄断时,普通个体的货币发行资格被取消,只能保留着民间小额佘借。
(三)剩余价值的归属
剩余价值虚拟值在人类消费得到满足后,以阴流子粒子释放,生活水平下降时释放值为M-△M,则经济倒退;生活水平不变时释放值为M,经济停滞不前;生活水平提高时释放值为M+△M,经济发展。
剩余价值实体值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其数值为△M的等当量兑换,通常称为m。剩余价值由阴流子虚拟增殖投资生产过程产生,实物值记为m,其物质硬支持来自古今中外科技文化创新成果,具有一定区域性(如国土概念),由政府宏观调控提高效率。因此,剩余价值不是劳动者的,也不是企业主的,更不是政府或国家的,而是全人类的。
(四)剩余价值的运作管理
出于社会财富的保值增殖需要,人类财富的运作一直由企业家代理、政府代管,只是人类一直误认为归资本家、地主或政府所有。如果代理者不遵守劳动法规,不及时足额缴税,不担当社会责任,就会有凭据财力物力进行的剥削发生(相当剩余价值剥削论);如果代管者不遵循国家法规,不提供应有规模的公共消费品,不建立应有规模的社保体系,不努力改善民生,或者说,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履行公仆职责就有发生凭据武力权力剥削人民的可能。
剩余价值是增殖税的理论依据,因此,企业缴纳税费、承担社会责任是义务,政府保证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履行职责。至于其他名目繁多的税项目前尚未能确定依据,只能说其中有一部分可看作成公务员服务于人民的收入。
在剩余价值的代理代管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剥削,因而剥削概念可理解成“三力”剥削:武力剥削、权力剥削、财力剥削。其中武力剥削是根本,权力剥削、财力剥削是武力剥削的衍生物。权力剥削是普遍的,是剥削主体,而财力剥削是最弱的,必须巴结或依靠权力或武力方能发生剥削效应。剩余价值剥削理论应归属于财力剥削范畴,但不能将剥削理解成劳动者是资本增殖的唯源泉,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就是剥削劳动者。由此可见,以往剩余价值的运作管理(代理代管)过程中,是以“三力”剥削为特征的,剩余价值主要被少数人(武力、权力、财力握有者)占有。
(五)西方经济理论的缺陷
根据剩余价值发生过程,投资对象是阴流子,消费对象是全部产出,不是凯氏理论认为的那样,国民收入一部投资一部分消费。凯氏理论关于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基于边际消费效应,使得消费越来越少而产出越来越多,是内积生产过剩危机的理论,不利于改善民生,否定了生产服务消费的产、消关系。如果产出10个馒头,只消费5个,储备5个用于生产消费,显然是生产服务消费率的对折,人民生活没有充分提高,阴流子释放量近乎腰斩。等到进入到第二轮、第n轮产、消循环时,必然出现人民生活得不到满足,生产过剩越发严重,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现在的经济危机周期比较混乱是由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量化宽松货币打乱,因为货币符号多了,阴流子释放瓶颈得以放宽,缺乏资金的消费系统总能暂时缓解民生消费金的不足。但无限发行币符不是正常的参与产消系统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分为民生消费金和生产消费金。民生消费金以实现消费体系改善民生后,通过人体释放阴流子。阴流子投资(购买不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到生产建设中去,转换成生产消费金,通过生产过程使阴流子增殖转化成剩余价值。生产消费金通过购买生产资料支持生产过程循环(再生产),价值等价转移到产品中去,不产生剩余价值。民生消费金产生的剩余价值与生产消费金等价转移的生产要素价值构成国民收入/GDP,按劳分配国民收入补偿劳动者劳动付出,按需分配剩余价值保证人类安全生存,补充阴流子释放能源。可见,工资是一种劳动力投资回报,不是劳动力价格。在公平合理分配制度的保障下,“馅饼”做得越大工资应当越高,不受劳动力价值限制,但应当等价于劳动贡献。民生消费金(币符绿)与生产消费金(币符红)应等当量配置完全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得有剩余,也不得用民生消费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否则削弱民生加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混淆投资与消费的概念,不区分两种币符(红、绿),导致产大于消是凯氏理论的缺陷。
二、银行、行政参与产消系统的调节监管结构功能
(一)结构功能图解
下面就图2中所涉及的经济部门和监管单位的职责及其联系进行图解分析。
1.央行是否增发货币由阴流子增殖情况确定,而不应按照GDP增长率和CPI上涨率估算发行,后者只能是校正检验参数。发行的货币只是作为载体与阴流子结合成资本,在资本投资时将阴流子推入生产建设中去。
2.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工商企业间以订单形式安排生产活动;在民生消费过程中,基于按劳按需结合分配、财产所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原则,计消/社保部门以若干消费模板供居民选择消费方式,以居民选择情况指导生产,以使生产充分服务消费,实现抓消费促生产。至于生产建设过程与民生消费过程间的比例结构应由商业银行监管两种(红、绿)货币,以保证产、消等当量,结构合理。
3.订单式生产受消费不足、经济低迷波动性很大,对供求双方融洽度的影响更灵敏,经常引发停产。因而,计消/社保部门应遵循力-消-产顺序周期律(按照社会生产能力设计消费模板,以计划消费指导生产),以额定生产能力服务高超消费来扩张内需,突破币符对阴流子的约束(指运输阴流子的工具不足,本文认为阴流子增殖速度总是高于货币发行速度的),充分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这就要发行两种货币,保证在分配国民收入时,货币绿履行民生消费功能,而不会旁路消费环节注入生产中去,通过商业银行监管(兑换)等当量释放货币红拉动生产。
4.国民收入中,C是生产资料价值,V是劳动活化力价值,m是剩余价值。在参与生产过程中,C是被动不变的,折旧或等价转移到新产品中去,V是主动的,活化生产要素的组合运动,催化生产进程。m即实体增值由阴流子增殖△M充当激发基因,科技文化创新成果创造,劳动者催化,生产过程实现。V不是劳动力价格,而是从m中所得的分红,往往以预支方式发放(月工资),所以有年薪之说。
民生改善过程 阴流子 M±△M 央行 生产消费金Mp(红) 生产要素市场 增发货币 投资 生产建设过程 国民收入 C+m (V) 民生消费金Mc(绿) 按公平原则分配不公 计消/社保部门 民生商品市场 商业银行 自然人 消费 订单生产 GDP
图2 银行、行政参与产消系统的调节结构
5.在民生改善、阴流子增殖后,央行总是增发△M当量货币,得到资本总量Mp,Mp与Mc 由商业银行协调成等当量或相对稳定的比例,记作M±△M=Mp=Mc。每一次产、消循环后,央行、商行、计消/社保部门都要进行跟踪调整。这就像人体中的肝胆等分泌消化液帮助肠胃消化一样。
6.由于贫富悬殊,货币量的绝对多数由少数人占有(包括代理者),导致平民购买力低下,消费不足,现实中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大大少于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导致经济危机;但在订单式生产中,也有可能导致资金外流或闲置,本地经济不能充分发展,而暂时避免了经济危机。因而应发行两种货币,法定不能用绿币去购买生产资料,也不能用红币去购买民生商品,但可短时等价兑换,在规定时间(年度)内换回,特别是应倡导富人用不完的民生消费金存入银行转借穷人使用(适用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原则),待民生消费金履行完消费功能后,再以红币形式回到富人手中,进入投资环节。
(二)制约现代生产的因素分析
现代生产管理方式以订单式JIT/精细生产方式进行,生产过剩并不严重。严重的是贫富悬殊,购买力不均,使得消费不足导致订单减少,生产就不能持续放手进行;特别是金融危机(如信用体系崩溃)发生时,收入不稳,资金链断裂,不少企业生产维持不下去。这就要求实行计划消费市场生产模式,以按劳按需结合分配、财产使用权所有权适当分离原则去确保分配公平,使用权均衡,以确保社会购买力均衡。同时也应发行使用两种币符,确保消费规模与生产规模等当量,而不应在凯氏理论误导下,分不清投资与消费的对象,将民生消费金用作生产消费金,导致消费能力降低多少则生产能力增加多少的恶性循环。
总之,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完全服务消费,应实现高超消费,贯彻抓消费促生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