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媒体刊登了百度CEO李彦宏一封题为“改变,从你我开始”内部邮件,在邮件中,李彦宏对当下的互联网形式和百度内部情况做了深刻的分析。Robin 称,用户的搜索行为正从pc往移动上迁移,百度应该利用固有优势,帮助用户更早迁移,而不是维持现状。在执行上,要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在管理上,要减少管理层级,提升效率。
通观全文,其中最具有争议性的邮件内容莫过于“鼓励狼性,淘汰小资”了。
Robin是这样描述的:“执行上我们也有很多要变革。我们将百度文化叫简单可依赖,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怎么样做到简单做到可依赖,这是不一样的。现在我观察到的问题,两点,一个我们是需要去鼓励狼性,一个是淘汰小资。狼性这个词儿是另外一家公司发明的,借过来用。借过来也确实是有一定的顾虑,这词儿在有些人看来不是一个百分之百正面的词儿,或者说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跟百度文化是不符合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对狼性的三个定义,对现在的百度非常合适: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这三点肯定都是正面,肯定都是百度应该有的。这三点跟我们简单可依赖的文化没有冲突。我们需要有敏锐的嗅觉,需要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需要群体奋斗。其实早期的百度就是这样,交给你的活你不仅能干到公司里最好,还能干成中国最好,干成世界最好。而那个时候困难要比现在多很多,交给你不掉链子你才可依赖,你没有干好怎么叫可依赖?
淘汰小资,这个PPT我在总监会上讲过,讲过了之后可能有一些Estaff和总监往下传达过这些东西,后来HR也做了一些采访,感觉大家对这个小资其实是有比较大的争议的。什么是小资,我的定义是有良好背景,流利英语,稳定的收入,信奉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思进取,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才是全部。
尤其争议比较大的是第一句话,良好的背景,流利的英语,他们说Robin你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我说正好因为我是这样的人我才敢说要淘汰这种人。
大家可能觉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百度变成很大的公司,变成很优越的公司,招来的人都不错,北大清华毕业,条件也挺好,世面都见的不错。但是我告诉大家,这样的背景不一定是你的优势,因为你的生存环境太舒适了,就好像恐龙,经过很多年长得很大,但是条件变的很恶劣时你却活不下去。反而是那些农村出来的,家里没有什么钱,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他其实生存能力更强。所以总监会上讲完了之后,大家都跟我说Robin要不要改一下?我说不用改,我就是要让这批人明白,这些个条件,不是你的优势,反而有可能变成你的劣势。因为你过去过得太好了,一旦环境变化,一旦竞争变化,这是可怕的。
包括我的孩子,我说你一定要吃苦,你没吃过苦,将来不可能干成什么事儿。
所以说,淘汰小资是呼唤狼性,呼唤狼性就是要胡萝卜加大棒。要让所有员工更明确如果想找一个稳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请现在就离开,否则我们这一艘大船就要被拖垮。”
有人说,Robin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第三方的压力,但苦于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将压力向“小资”们转移;有人说Robin不懂管理,战略制定是中上层的事,将管理层的压力传导给“小资”是错误的;但何玺认为,这些都不是Robin的本意。
从Robin的邮件中,我看到了一个敢于剖析自己,敢于讲真话的李彦宏。Robin说自己就是“小资”,所以要淘汰自己这样的人。在这背后,是Robin自己奋斗经历的坦诚,对现阶段的自我否定。他希望通过自己激发起“小资”们的斗志,让“小资”们不要满足现状,要像他过去一样努力奋斗。
Robin在邮件中说,“包括我的孩子,我说你一定要吃苦,你没吃过苦,将来不可能干成什么事儿。”这是长辈对孩子未来的关爱,因为Robin希望“小资”们能够吃苦之后干成自己的事业。爱之太深,责之越切,我想,这才是Robin的本意吧。
有人说,Robin的邮件真差劲,即没有马云的忽悠和鼓动性,也没有周鸿祎的“冲劲”和“斗志”,但在何玺眼中,这才是真正的人性,真实,直接。
喜欢Robin的真性情。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