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出平湖
1956年6月,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畅游长江后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脍炙人口的豪迈诗篇,“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主席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他眼中的三峡远景“高峡平湖”令人神往。56年过去了,高峡出平湖已变成壮美的现实!
2012年11月22日——24日,我在出访之前,再度深入三峡库区。高峡平湖,是三峡工程兴建给长江三峡带来的最为壮丽的崭新景观。库区新增的峡谷、湖泊、岛屿、漂流、河段、溶洞等新景观与原有的峡谷风光融合成新三峡游的丰富内容。烟波浩淼,湖光山色,壮美辽阔,气象万千,构建出新三峡的秀美画卷。蔡律摄
根据三峡水库淹没处理的规划方案,总面积约7.9万平方千米,淹没耕地1.94万公顷,涉及移民117.15万人。全库区规划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40.5万人,在库区淹没涉及县内安置32.2万人,出县外迁安置8.3万人;规划搬迁建房总人口44万人(湖北省6.5万人,重庆市37.5万人),县内搬迁建房32.2万人(湖北省4万人,重庆市28.2万人)。
三线库区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总投资中45%用于移民安置。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就近搬迁、举家外迁等开发性移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造和产业建设,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库区整体产业空心化的状态和经济增长缓慢,需要着力解决。
三峡库区蓄水175米后,呈现“高峡出平湖”的胜景,三峡库区崛起的众多桥梁使之成为“桥都”。一座座风格各异,类型不同的桥梁飞架南北,结束了过去车辆、人员过江必须乘船的历史。蔡律摄
蓄水之后,三峡急流险滩消失,过去布满急流险滩的川江航道变为平湖静水,长江航由3级提升为1级,三峡水路货运由此异军突起,三峡库区的通航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使三峡航运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蔡律摄
在长江南岸的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是由东方希望集团独资兴建的大型建材企业,位于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成立于2009年四月,是重庆市政府2009年度重点项目之一。公司占地面积1500多亩,采用国际先进的窑外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分三期建成后将实现年产高标号硅酸盐水泥1200多万吨,成为目前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水泥厂,为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保护环境,公司同时配套建设2.5mw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和长江专用码头,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蔡律摄
笔者多次到三峡库区腹心考察产业,发表系列《忠县考察记》,时任忠县县长杜和平提出“解决库区空心化,核心是产业,产业的关键是工业,必须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忠县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错位发展战略”,抓好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建立水坪工业园和乌杨船舶工业园至今仍发挥效益。图为位于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的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建成后年产高标号硅酸盐水泥1200多万吨。
移民如何安置?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为此,国家制定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是三峡工程建设移民的战略目标。随着《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出台,围绕调整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实施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图为库区移民新居。蔡律摄
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当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菜头”。青菜头种植始于涪陵清溪场,流传日久,涪陵长江沿岸种植青菜头比比皆是。因其叶和茎均可利用,又便于加工贮藏,深受农家喜受,长江沿岸农家无不种之。涪陵榨菜历经百年沧桑,是涪陵区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蔡律摄
三峡库区已形成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风光旖旎的峡谷型水库。三峡库区不仅可以蓄洪,并为长江流域的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将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为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提供电力,三峡工程对库区环境、生物、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广泛和直接。三峡库区坡面植被及水土保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图为丰都县域长江带植被。蔡律摄
2012年11月22日——24日,笔者在三峡库区考察。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被认为是中国国情的一个缩影,同时,中央又将重庆定位于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资源能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安全稳定任务仍很艰巨,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总体上看,重庆仍然处在欠发达阶段,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上任伊始就来到重庆三峡库区调研,重庆当地部分大工程已经显现出后续支撑乏力的态势。就中长期而言,重庆还面临“后三峡”,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重点移民区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面对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环境保护以及地灾防治等一系列问题,仅凭“后三峡”资金似乎难以覆盖。察民情、知民意,从三峡库区现实情况出发,孙政才书记的三峡库区调研凸显对库区移民、产业、环保、社会发展的重视,相信重庆市委市府对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将会有新措施、大手笔。
蔡律 2012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