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史 杂 论(198)
2012-12-15
关于个人迷信的思考
批判个人迷信是社会民主发展的要求和需要。科学的认识个人迷信问题是实现这个要求的前提。对此有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提出来引起各方更深的批判思考。
第一、个人迷信是在一定的历史形势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大致可以看到往往是在重大的战争之后或社会博弈之后,取得了胜利一方的领袖出生个人迷信。不仅斯大林、毛泽东搞个人迷信。而且当年蒋介石也曾经搞过个人迷信,只是很快被共产党打倒并被替代了。历史上希特勒、霍查等人也都有过。有人讲共产党搞个人迷信是从党的“七大”时候开始,还有的说更早。这是一些不懂得历史唯物论的知识分子们臆想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国民党搞得“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同时为了减少共产国际的干扰,确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树立毛泽东思想权威。
第二、搞个人迷信的人首先自己迷信自己,先有了自我迷信。毛泽东搞个人迷信,首先在于自我迷信。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得毛过度的自信(再加上毛认为自己理论水平更高),不相信任何与自己不同的判断,并认为别人的判断都是错误的,或者是经验主义的,或者是教条主义的。毛并不是一开始就为了专制而搞个人迷信。
第三、搞个人迷信的社会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工作分工,使得领导者一方面脱离了实际。另一方面封闭了自己。缺少了实践,领导者就难以检验自己的判断和决定,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自我的封闭就必定会产生固化思维和惯性思维。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就必定使得领导者更迷信自我,更排斥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毛由于较强于别人的理论修养,更不注意实践的检验和纠正自我的理论认识。
第四、实行个人迷信具有社会功利性的客观原因。在巨大的战争破坏之后或激烈的博弈之后,原有的信念核心消失了,社会秩序需要新的信念核心,以促进社会秩序形成和稳定。
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况且当时中国大陆还没有结束战争状态。这时为了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建设,需要高度统一的信念和意志,中国共产党搞了一定限度的个人迷信。对此刘少奇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第五、搞个人迷信需要组织保证。林彪代替彭德怀可以说是一种组织保证。不管林彪本人是否同意搞个人迷信。在实际的影响效果上,都如此。当年蒋介石也曾经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实行组织“清一色”,以保证个人迷信和连任三届总统。个人迷信在党内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在党外破坏了人民民主。
第六、实行个人迷信总是要在一定范围和内容方面要反映社会心理需要。中国人害怕穷,害怕屈辱,形成了极强烈的心理反射。中国人民急切的盼望国家富强起来,高度一致的接受了“大跃进”发展经济,大搞工业,接受了要一心一意的“集体化”的干革命,不允许任何干扰或杂音,要歌颂“高大全”式的人物,不要柔弱的“小资调”,学习雷锋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搞“四个第一”,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等等。
从以上六个方面可以看到个人迷信的出现是有历史原因的。不仅仅是领袖个人的、主观的,不仅仅是为了专制的。我们应该历史的看问题,而不是情绪化的看待问题。
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