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省第11次党代会报告·
“五个坚强保障”是实现“五个奋斗目标”的关键
文/杨明文
省第11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贵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在贵州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 坚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 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报告,是整个大会的灵魂。
《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第十届贵州省委领导全省人民在过去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清醒地分析了贵州现实情况下的省情。结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5年的五个奋斗目标,找准了七条发展路径,提供了五个坚强保障。这五个坚强保障,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全部内容,是激发和维持发展活力、按照发展路径创造性地后发赶超的关键,是确保执行力的关键。
第一,领导核心不动摇。纵观中国共产党所走的路,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人民“饱起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人民“强起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果、富有成效地应对了历次金融危机,等等,每一个伟大成就的取得,都令西方资本主义刮目;每一个伟大成就的取得,无不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回顾贵州5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报告》指出:要“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共同推动贵州后发赶超的强大合力”,要求“各级党委要集中精力把方向、抓大事、出思路、用干部,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加强和改善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提高党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一是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去的五年,省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创造了“同舟共济、和谐稳定、合力发展、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今后也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省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筑牢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推进“同心”工程的实施,着力打造“同心”品牌;要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更好地实现奋斗目标纳士招贤。
二是必须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坚决刹住“家长制”和“一言堂”的歪风,议事、决策有序、科学;要认真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拓宽党员表达意见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要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聚民心,积民智的重要措施。
三是必须肩负重大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在政体上,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责无旁贷。毛泽东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我党所处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刻也不能动摇。
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
第二,思想建设不懈怠。在党的建设方面,《报告》总结了三个方面的成就:一是通过各项“活动”、“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八字”要求建设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领导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能力明显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二是通过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作风得以转变,本领得以提高;三是反腐倡廉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直言不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四个危险”更加尖锐更加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五个一些”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所以《报告》指出,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员队伍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和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不移”。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众、党组织个数之多,在世界上的所有党派中,荣居第一。资料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389.2万个。截至2009年底,我省有中共党员总数为1472579名。合计基层党组织(县除外)45882个。虽然入党时都曾经举起右手庄严的宣誓过,但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识的深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塘大了,什么鱼都有。林子深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什么角色都有。要让一个庞大的队伍长期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纯洁,离不开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学习是艰苦的,知识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年年将、月月讲、天天讲,达到巩固之目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省委、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做到“人心齐,泰山移”。
二是推进思想解放,保持实践上的开拓性。思想的解放是一种智慧的释放。思想解放需要认识的升华和经验的积累。思想解放才能有所开拓。我们的思想解放和开拓,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省情、县情、乡情,把握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产能政策,弄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牢记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奋力后发赶超!
三是加强党性锻炼,保持精神上的崇高性。毛泽东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列宁在创造俄国工人阶级政党时强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党员要把党性锻炼视为自己的生命。要做自觉努力构筑“精神高地”的模范。要自觉弘扬长征精神,自觉践行雷锋精神,自觉发扬三线建设精神,自觉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精神;作为水城人,更要自觉展现“兼爱包容、诚实守信、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新时期“水城精神”。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要有高于一般群众的精神境界:我是党员我光荣,我是党员我自豪,我是党员我奉献,我是党员我担当,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爱党。
这一条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思想保障。
第三,组织建设不停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党建的总体思路。党的建设始终要服务中心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始终离不开“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确保这一历史重任落到实处的,必然是一大批“发展型服务型”的党组织。
一是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干部尤其是班子的领导,在发展和各项工作中起着“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他们的角色举足轻重。《报告》指出,要实施干部培训计划。要围绕发展来考核、监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那些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不干事光整人、拉帮派结团伙、不团结搞内耗、能力差无作为的,坚决及时果断进行调整”。
二是围绕发展聚人才、汇智力。“当今中国,最头痛的问题是人多,最匮乏的是人才。”这是中国的现实,是贵州的现实,更是水城的现实。发展需要人才,转型需要人才,跨越更离不开人才。所以《报告》提出了要实施人才计划工程,全省要建设100个人才基地,人才资源总量要达到280万人,增长30%。
三是围绕发展抓基层、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发展,在基层;抓稳定,在基层;抓管理,在基层;抓和谐,在基层……基层的工作包罗万象。《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夯实基层基础工程”,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要健全完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要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我县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富民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服务型”、“发展型”实践的丰富。“服务型”、“发展型”是手段,是措施,“富民型”是落脚点和归宿。
这里讲的是实现奋斗目标的组织保障。
第四,作风建设不马虎。截止今年2月底,全省共有103.87万人次下到基层,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15.52万件,解决问题22.59万个。“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尽管如此,也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最好的作风建设,莫过于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又说:“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列宁也说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群众路线是我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也是实践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只有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只有和群众心连心,才能凝聚群众的力量,增强发展活力。只有使干部作风向下深入,才能使发展水平向上攀升。而作风建设、群众工作是动态的、永恒的、无休止的,也是极具丰富内容的大课题。《报告》指出,党员干部要“五带头”:“忠诚于党我带头、服务人民我带头、加快发展我带头、优良作风我带头、廉洁自律我带头”。要用机关和干部作风转变的“倒逼机制”,引导干部用心想事、不当“糊涂官”,扎实干事、不当“甩手官”,发愤成事、不当“太平官”,带动和促进各地各部门真抓实干、增比进位。加强作风建设,省委下了“四个坚决”的决心:坚决向庸、懒、散、慢作风顽症“亮剑”,坚决向不敢担责、无所作为、好人主义“亮牌”,坚决向拖沓推诿、吃拿卡要等阻碍发展、损坏形象、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开刀”,坚决向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宣战”。
这一条,是实现奋斗目标的作风保障。
第五,反腐倡廉不松劲。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毛主席著名的“两个务必”的论断。
栗战书在《报告》中指出:“腐败是党内祸害最大、为害最烈的‘毒瘤’,是对纯洁肌体最危险的侵蚀。”经验表明,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的死亡,往往不是外部的风雨雷电把它折倒,而是因它内部的腐朽到极致后无力地倒下。苏共的灭亡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最好的反腐倡廉,就是规范公开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四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列宁说:“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
公生明,廉生威。不论党员个人还是党组织,只有严于律己,公平正义,才能确保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地后发赶超!
反腐倡廉是作风建设的一个部分,《报告》之所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阐述,足见其重要性。抓紧抓好反腐倡廉,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我党跳出“盛衰周期律”的必然选择!
反腐倡廉,是实现奋斗目标的纯洁性保障,也是激发创造活力提升智慧效率的重要保障。
为了充分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我县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打造具有水城特色的党建品牌。我县的“富民型”基层组织品牌(在全县41个村开展“富民型”基层组织创建试点工作)、“发展型”干部队伍品牌、“勤廉型”政治生态品牌、“绩效型”管理制度品牌、“创业型”人才队伍品牌等基本形成,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实现省第11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做了应有的准备。
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句名言:“为了把明天的工作做好,最好的准备是把今天的工作做好。”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毅力,坚韧的意志,无穷的智慧,创新工作,以优异的业绩献礼党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