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大学生群体身上的就业难现象,表现是多方面的,并非是根本找不到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找到工作却无法珍惜和安分下来,以致频频地跳槽,由于个人的一些主观原因才出现了就业难的状况。因此,客观地对这种现象进行理性深入的分析,是帮助大学生朋友根本摆脱就业难困扰很重要的问题。这里,就一些导致跳槽的理由进行一下客观的分析。
“工作太辛苦,总是加班,这样的工作状况不是自己想要的。”持这种跳槽理由的人,显然缺乏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收获职业成长的足够准备。对于一个职场新人而言,希望有份悠闲轻松的工作似乎无可厚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很难行得通。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经历艰苦环境的历练,又如何能将技能学习、经验积累、意志磨炼落到实处呢?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国考,很多人的小算盘也许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让自己摆脱辛苦的历练,尤其不情愿选择那些民企、小企业去就业,在他们看来只有进机关事业单位或垄断国企,自己的职业理想才会得以实现。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如果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不能树立起来,再多的跳槽也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浪费青春,贻误宝贵的大好年华的。
“工作专业不对口,与专业相符的又看不到前途,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大学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的层面,而很多大学生显然对毕业后得不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对学非所用的现实缺乏心理准备。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大学生朋友抱怨,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或是专业对口却看不到发展前景,总是想着如何跳槽。这些年轻朋友对自己的专业或是看的过重、或是过于轻视了,其症结在于不能理性客观地认识教育背景与职业成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学教育给予每个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是专业知识本身,而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修炼获得的学习能力,这才是可以护佑我们职业人生的制胜利器。有了这个法宝在手,工作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课题和难点,都是有办法突破的。由于我们国内高等教育体制的缺陷,每个人所学专业要真正成为今后职业人生的现实基础,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如能从事自己喜欢的本专业工作固然好;即便没有找到本专业的就业机会也无妨,人的潜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无限的,只要善于在工作中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美好的职业前途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收入太低,压力太大,希望能找到待遇好、收入高的理想工作。”有这种想法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但却很不切实际。即便身边有人凭关系的照应,获得了看似光鲜的工作,也完全没有必要产生盲目的攀比心理,更不应该将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寄希望于过于理想化的梦境之中。谁都希望有一份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但这样的理想必须建立在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之上,而承受压力、经过环境的历练,才可能激发出个人的最大潜能,从而赢得好的工作业绩和职业成长。在此基础上,收入和待遇的改善就是一种必然。只有将个人生活境遇的改变完全建立在个人努力基础之上的态度,才是现实的、靠得住的。我们都懂得压力与动力的转换关系,只要我们的心态平和而又积极,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完全有可能转换为工作的动力,正是依靠这样的动力,收入的提升、待遇的改善才会在自己的切实努力中逐渐成为现实。
“难以应付单位的复杂人际关系,希望能在简单的环境中生存。”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是个革命性的改变,其中最直接的挑战之一就是,要学会面对和处理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在学生阶段,同学和师生之间少有利益上的纠葛,而在职场中却有了本质的改变。同事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竞争对手及客户之间的关系等等,多种关系交织在一起,的确够复杂的。但既然成为了职业人,面对这些关系就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能用心将各种关系理顺才行。任何逃避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不现实的,因为世外桃园根本就不存在。而我给这些年轻朋友们的建议是,别把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想的过于复杂,也绝非难到无法面对。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完全可以帮助你化腐朽为神奇,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简单化,并应对自如。这其实就是四字真经:换位思考。只有凡事都能自觉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你的言行就当然会得到对方的认同和呼应,复杂自然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了呀。
“在工作中学不到东西,没有快乐,看不到希望。”这样的跳槽理由似乎成立,但仔细分析起来,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的。首先,说是学不到东西,是真的没东西可学,还是自身的学习意识不够,没有看到值得学习的东西所在呢?对于许多眼高手低的年轻朋友说来,更多的可能大概是后者。很多大学生乃至硕士生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应付了那么多的考试,自己觉得能力很强了。而从职场的实战角度出发,这些职场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甚至要从最基本的职场ABC的学习开始。因此,很多新人所说的“学不到东西”,其背后隐含的准确意思应该是没有正确地认清自己,缺乏基本的自知之明。至于他们口中的快乐和希望这种感性的东西,完全决定于内心的职业态度。如果这些年轻朋友能够真正懂得了职场是自己要学习一生的大学,真正认清自己与职场需要之间的差距,调整好自己踏实、勤奋、积极的职业心态,也许心情就会马上发生改变。他们就完全可以享受每天的工作,收获每天都能学到技能、积累经验、实现个人价值的充实与快乐了。
从学校到职场,适应这样的角色改变的确不容易,而一旦在这样的角色转换过程中,逐渐确立了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踏实地学习技能、积累经验,克服自身的欠缺和不足,将职业起步阶段的基础夯实,就会逐渐步入稳健的职业成长阶段,不断分享着职业成长和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快乐与幸福。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经历一些面对就业挑战过程中的艰难和历练,都是完全值得的,也是个人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人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