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美国真想与中国发生战争吗?
重返亚太的美国政策,造成了亚太鼠目寸光的诸国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战争序幕,至少是严峻冲突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局面。越南、菲律宾、日本首当其冲,印度也千里迢迢地匆匆赶来。这些本就在自身国内矛盾重重之时,却一味将自己国内的诸多矛盾纷纷与中国利益挂起钩来,进行毫无理性的强硬诉求。这一场面是否正是美国的意图?如何事态不再往前发展,就此保持稳定的状态,那么,美国当然乐观已成。
但是,在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关于事物变化的哲学。赫拉克利特的著名论断却是:“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没有人能够保持亚太今天的场面一直恒定,美国当然也不能例外。
中日争端已呈现死结的状态,要么中日对撞,发生战争,要么中日和解,重归已持续数十年的赚钱的买卖;中国与菲律宾更是已步入对峙的战争边缘,弄不好就在哪一天早上一觉醒来,中菲之间仅为了一个弹丸小岛就弄得局势不可收拾,届时,美国的不战不和战略又该如何收场?中越之间不大可能发生战争,中越之间并没有冲锋在前,挑起事端来自食其果的国策打算,但双方的紧张局势却一时半会儿不可化解。
中国与周边小国之间的紧张局面是否真对美国有利?这一点并非美国的智库所能逆料。中国的经济放缓只有在中国深陷其经济急剧变坏而不能自拔之时才会对于美国产生好坏参半的影响,而当中国能够自控经济态势而对自身不造成大的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美国要想火中取栗却是难以达成其战略目的。现在看来,美国要想通过加剧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却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如此,中国经济的有限放缓对美国经济并无好处,美国能就此继续其以围堵中国为手段的重返亚太的战略,确实值得仔细考量。
美国深陷巨额主权债,加上财政悬崖日益紧迫,增长乏力,就业低迷,一片萧条景象至今看不到尽头。加上中美经贸居高不下,中国一旦陷入经济低迷,美国从中得到的损失只会同步增加。这种局面之下,对于美国而言,只能采取利用全世界的所有经济体的正增长来提振美国自己的积重难返的经济,如此,才是美国的当务之急。不可想象的是,美国会违背自己的利益,美国会有意在此种状态下大动干戈,声嘶力竭地故意要与中国大打一场耗尽其最后财力的世界大战。中国现在需要学会的不是与美国打仗,而是急需有勇气与美国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利益较量。
就此,美国已实行达两年之久的重返亚太战略,其实就是一个中期的战略失策。因为,这一战略其实就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恶作剧,是一个希望别人摔倒,而自己又只能高兴一下的,一厢情愿的无望期盼。中国不会陷入经济绝境,因为重返亚太战略,中国实力的负成长不会高于美国从中得到的利益正增长,美国因此不会一股脑地继续其以重返亚太战略的美国形象代言人希拉里所标志着对华围堵战略,中美之间更甚于中日之间,早晚都会重返继续做生意的发展战略,无论是通过打一仗的方式,还是通过就此止步的精英政治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
重返亚太战略不能给美国带来正利益时,美国就会修改对华战略,实用主义盛行的美国更会提早地直奔这一亘古不变的惯性做法。就此,中国就该清醒地意识到美国的利益所在。在美国挑起中国周边紧张局势的情况下,中国不能再一味忍让,而应系统而强势地划出中国的底线,一旦越界,坚决出手,将造成危险局势的烂摊子递给美国自己去收拾。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目前人类所处的丛林世界中,让所有人都听懂中国利益的直白语言。事实上,重返亚太战略以及周边各国挑战中国利益的背后,都始终闪烁着对中国意志软弱的基本判断。只有真正学会了在巨人对视中绝不先眨眼的意志与素质,中国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因为,丛林社会目前的经济状况已经因困难得难以延挨度日,而这种华山一条路的邋遢局面之下,是没有人能听得懂使用实力以外的语言的,人人都在妄想着能从别人那里拿来点东西之时,你给人家讲什么斯文礼让或礼义廉耻有用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在当今中国的国际环境中无异于画饼充饥的妄想。因此,倘若中国没有勇气对始作俑者美国的苦苦相逼矫枉过正的话,那么,等待着中国的就是益发勒紧的绞索被一根接着一根地系在中国的脖子上。届时,还谈什么经济发展,小康社会,抑或美丽中国的建成呢?
老夏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