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想象


  后世的传说。基于对这些好奇者动机与热情的好奇。为了方便,我们把故事分成三组来讨论。第一组,是《庄子》书中的三则寓言;第二组,由三个体现儒家立场的传说组成;第三组,系三种貌似无足够轻重的传闻。这种讨论,将置入思想史的背景中。它会从一个侧面显示,关于孔子故事的创作或传播,就是中国文化中圣贤人格的塑造过程。

  《庄子》的想象

  孔子是《庄子》一书的重要角色。《庄子》中的孔子,故事有四十六则,出现于全书内外杂篇。[2]而庄子本人的故事,则只有二十六则。虽然,《庄子》一书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作者也可能生活于不同时代,但从故事在全书分布之均匀,可见其作者们均致力于孔子形象的塑造。其中,孔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的经历,便是《庄》书一再渲染的内容。而“在陈绝粮”事件,便发生在“围于陈、蔡”的过程。以此为题的故事,书中一共有三个。由于每个故事都可能独立阅读,我们按它与《论语》关联深浅的程度,依次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