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人类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无预防疫苗,但治愈率高,病情隐匿,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常规体检中容易被忽视。超过九成的患者都是到了疾病晚期才到医院求诊,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我国一般人群丙肝抗体阳性率约3.2%,目前约4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未经治疗的丙肝慢性化率50%~85%;感染后20年,一般人群肝硬化发生率10%~15%,感染30年后,肝癌发生率1%~3%;肝硬化病人中,肝癌每年发生率1%~7%。
二。丙肝的临床表现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阳性(+)和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HCV感染超过6个月,可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慢性患者约30%ALT水平正常,约40%ALT水平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
认识丙肝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