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国之命运


二十一世纪中国之命运

克立

写在《告别与重建》著书中的前引

 

一、中国的告别与重建

1895年甲午日清海战,此乃一看中国之命运;满清法统已经失去,不过161911年辛亥,并未有革命,只是武汉兵营一场很小兵变;大清政权便自然和轰然倒塌了。不仅满清三百年政权结束;同时结束的,还有二千年帝制。现代中国由此开始;中国告别了历史和过去。

 

1927年南京民国伊始,现代中国走上了重建道路。此乃二看中国之命运。国家复归统一,在辛亥军阀割据之后;主权收回,在近代世界西方帝国殖民时代更多主权丧失;民族精神诞生,在抗日战争委员长庐山宣言时刻。现代中国,南京民国开始,重建国家政治。1949年的北京共和国,从任何意义上讲;都是南京民国的延续;正像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1949年,革命继续,实现了土地平权,脑体平权,妇女平权等一系列平权革命。现代中国,北京共和国年开始,重建国家社会。

 

1978年改革开放,现代中国走上了与世界融合一体化的道路。此乃三看中国之命运。与其说,市场经济三十年;不如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十年;不如说,融入世界经济三十年。2011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国际贸易所占比重,尤为远超过西方国家;换句话说,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时候;国际贸易在这个经济体的比重,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中国已经完全彻底变成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那么,今天;2012年;中国未来的命运;又怎样该去看待他呢?

 

二、中日龟兔赛跑

1895年至今116年,现代中国告别与重建的道路;需要同时间对比世界各国,尤其根本影响中国的日本和俄国,其所经历的历史性质;很是可以为中国作出历史和未来的背书。

 

首先,必需看日本。中日经常相比;中日两国如此,世界亦是如此。如果按照历史学家的看法,新的日本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这场国家政治和社会内政的革命27年之后,日本开始了其始于1895年甲午日清的圣战;随后便是1904年日俄战争;再后是1931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再接着是1941年的日美始于夏威夷的战争,并由此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这场圣战在1945年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结束;总计日本的这场圣战经历了50年。笔者问题在于,明治维新的日本;确实是日本帝国的开始;但并非新日本的开端;明治维新以及其后50年的圣战;仍然是过去历史日本的延续,这个历史日本,毁灭和结束于1945年。从任何意义上讲,尤其从灵魂和精神意义上说,新的日本,始于1945年战败投降美军占领统治。日本的明治维新,完全不可与中国的辛亥革命;相提并论。明治维新,如果要说是一场革命,这也是自上而下,只是体制和形式的革命;直到其圣战结束,远没有中国民国和共和国中国的革命内容,从国家政治到社会内部。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这场革命孕育于1895年;至今116年;革命仍然尚未完成;但,中国是革命,是告别与重建。笔者对于中国2011GDP超过日本,很有龟兔赛跑的感觉;然而决定中国龟兔赛跑超过日本的,还是中国自下而上的革命。革命非常痛苦,也非常缓慢;但以历史的角度看待中国;116年时间;中国告别与重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速度也可以说是非常迅猛的。

 

三、现代俄国革命的失败

没有人会否认,现代俄国十月苏维埃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然而,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像日本的维新和圣战;最终毁灭和结束;仍然,这场革命以苏联解体而告失败和结束。当代俄国正在第二次革命,正走在第二次告别与重建的道路上。

 

现代俄国的革命,孕育于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正像现代中国的革命,孕育于1895年的日清海战。克里米亚战争,使得俄国斯拉夫派,沉浸拿破仑战败占领法国的骄傲破产;俄国西欧派事先就预料到了和预告了这场战争的失败。1904年的日俄战争俄国的失败,使得沙皇法统已经结束;之后只有13年;便迎来了1917年十月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是现代俄国的开始,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核心阶段开始。

 

肇始于1917年十月苏维埃革命的现代俄国;不能不说是辉煌;某种意义上说,俄国人重演了占领欧洲优越欧洲的胜利;以及雪耻了日俄战争在东亚的失败;1945年任何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想见到其1991年的解体和失败。

 

1917年的十月苏维埃革命,在二战结束之时的1945年;在革命58年之后;革命的引擎已经熄火。在国家政治和社会内部;此后实际上一直在走向倒退;不到50年(46年);这场革命以失败告结束(苏联解体和苏维埃政权结束)。

 

四、改革开放的引擎已经熄火

中国自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天117年;应该说,此前革命一直都在继续。但也很明显,自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三十年之后;改革开放的引擎已经熄火。某种意义上说,自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的现代中国革命历程;一方面中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经济辉煌,继英国工业革命世界工厂,美国技术革命世界经济主宰;中国今天实现了世界制造第一大国(按购买力计算已经超过美国)和世界最大债权国。另一方面,现代中国的革命也已经熄火。2012年,世界任何人,很难想见到;未来50年;中国之命运,会有如何失败。

 

五、中美关系决定中国命运

1895年,决定现代中国第一次命运的是日本;1927年决定现代中国第二次命运的是俄国(不仅共和国,民国比共和国更多色彩俄国产物);未来决定中国第三次之命运的是美国。

 

无论怎样无意正视,世界已经进入G2的世界;欧洲虽然有新欧洲和旧欧洲之说;但更多只有新德国和旧欧洲本质。中国正是因为其革命,因为其告别与重建;在东北亚之地,确实有一个新的中国;这就是现代中国;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中国;任何以中国历史看待中国今后发展,这注定是没有理解1911年中国的革命,以及此后中国的告别与重建。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很像美国(事实上比较美国建国发展历史,很多社会现象和经济情况,今天中国很多似乎在重演走过),完全是一个新的国家;虽然不是一个新大陆。

 

但根本意义上而言;现代中国与美国不同。这并非是说中国继续革命是走美国道路。相反,美国道路是否可以走得下去,更是美国国内一个问号。奥巴马总统,以CHANGE(改变)为执政理念当选。美国伟大总统行列,都是美国政治和内政发生了巨大本质改变的;华盛顿的国家独立,林肯的废奴战争,肯尼迪的理想社会,罗斯福的资本主义新政;美国之所以美国,笔者以为,正是其不断改变;改变就美国建国历史长河而言;始终没有在其政权之内停止。

 

然而,现代中国的革命,民国与共和国的交替,正是民国在现代中国的革命道路之中,选择了停止;某种意义上说,很多方面上而言;民国在1945年二战之后;是倒退了;比起抗战之中和抗战之前。共和国在民国两个核心停止问题上面,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土地平权和政治民主。应该说,共和国在社会平等方面,革命最为彻底,告别与重建取得巨大成绩。土地平权,脑体平权,妇女平权等,几乎社会内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平等权利。

 

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成就;近因当然来自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但更多更远,来自于现代中国的告别与重建,南京民国的政治重建,至少在今天的经济成就当中,可以占到四成作用;而北京共和国社会内部重建,更是占到六成;如果将更多更远作为一个整体的话。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国民平铺直叙的社会;而国家政治也早在民国形成民族之魂(共和国国歌来自民国抗战就是很好的说明)。改革开放经济成就数风流人物,几乎都是平民出身;正是社会平铺直叙和民族精神两种继承之下的产物。

 

六、劳工提升和农业倒哺

虽然改革开放的引擎已经熄火;但仍然有两项杰出成就系今天所创造和实现。这就是劳工提升和农业倒哺。近几年一直到今天,劳工地位得到巨大提升;过去是劳工到工厂所在地找工作,如今,是工厂主在工人所在地建工厂。郑州今天,正在成为中国的芝加哥。工资方面,劳工今天的提升幅度,成为社会领先。这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伟大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政权对于劳工理念理想的卓越实现。满清建国,是中国二千年历史上,农业税收最为负担轻的;因此法国汉学家称满人统治者为清教徒。然而今天,就在这几年;中国实现了历史上改变;首先在东部发达省份,继而很快在全国;结束和停止了中国历史二千多年的农业税;不仅如此;还大幅向农业提供补贴。虽然工业补贴农业,是工业化国家通行做法;然而,即便今年中国城市人口按照统计相同于农业人口(实际情况应该工业人口远大于农业人口);这仍然是政权对于农民的善意和爱戴。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七、跟随先驱和崇尚英雄

整个人类历史,已知有两种不同的行进道路。一种是探索未知,社会模仿和跟随的,是先驱性人物;这是一种告别与重建的前进道路。自1895年孕育的,1911年开始的,现代中国;就是这样的道路。美国五月花号的建国历史,也是这样的道路。另外一种是回到过去的光荣,社会模仿和跟随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是一种复兴与光大的倒退道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政治,明律更多元人影响,清朝更是明代光大;这在思想专制问题上表现十分明显。在思想专制问题上面,明人统治元人远不能比,而清人更是比明人光大到无以复加。有明一代,大臣上朝只是四拜或五拜,清始有三跪九叩首之制(钱穆语)。还要口称奴才(笔者再加)。明皇景山悲歌,二千年历史无有。晚清之不堪,一个西洋二千人舰队,可以横行东部海疆无忌上岸,无所能够阻挡。日本的明治维新,笔者以为本质还是复兴与光大;远非告别与重建;结局是人类所唯一原子弹毁灭。俄国二次大战后之停顿,斯大林已经重新宣扬历史英雄,而勃列日涅夫时代,国家陷入完全桎梏停滞(同时也是稳定)(社科院新书《走向衰亡》观点);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回天乏力;只能眼看国家解体和政权结束。

 

以上是这本正在写作当中的书《告别与重建》的主旨。

 

2012220日星期一;am339;于北京沙河镇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