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政治局: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结合起来。
【有微调无预调。提前着手,就能四两拨千斤,化风险于无形。等到积重难返,仓促上手,就只能出重拳,难免矫枉过正——这就是四万亿的教训。】
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获批 破解交通水利双瓶颈
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等。
【看起来还是撒钱,搞基建。】
三、最高法明确维护合法民间借贷 吴英案折射制度纠结
《通知》要求,依法准确认定民间借贷行为效力,要正确分析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实质,判断当事人有关约定的效力,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加强对借据真实性的审查,进一步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加大对各种形式高利贷的排除力度和对虚假债务的审查力度。
【什么是“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什么又是非法集资?】
四、财政部今年将推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
今年将继续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将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未来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坚决制止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以及继续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谢旭人透露,今年将稳步推进地方政府按核定规模发债试点,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为28198亿元。2010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3609亿元,也即土地出让金所占比重高达84%,占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36785亿元)的77%。房地产类收入和土地出让金的总和,约占全国政府总收入(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加政府性基金收入36785亿元)三成,约占地方政府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52434亿元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33609亿元)五成。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土地出让金还。眼下土地出让金并未列入财政预算,而是列入政府性基金,而且属于地方政府性基金。也就是说,土地出让金是由地方政府完全支配的预算外收入。楼市调控让土地出让金大幅缩水,地方政府不急才怪。】
五、1月外汇占款重拾升势 资本外流长期化猜测暂平息
截至1月末,我国外汇占款余额为25.499623万亿元,其中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1409.22亿元。这是外汇占款自去年10月、11月、12月出现三连跌以来的首次反弹。从2011年10月至12月,外汇占款连降3个月,下降幅度分别为248亿元、279亿元、1003亿元,呈扩大趋势。
【为什么是重拾升势而不是暂时反弹?】
六、铁道部150亿中票明日招标 新年发债大幕拉开
发改委在去年10月发文确认铁道部企业债(中国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令政府兜底预期进一步得到明确,推动铁道债完成“大逆转”,一举成为备受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
【有政府兜底,铁道部缺钱就是个伪命题。】
七、四季度不良贷款六年首现双升 中小企业违约概率上升
2011年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实现历史最高水平,净利润同比增长36.3%,达到10412 亿元。同时,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比实现双降,但四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较三季度均环比上升。不良余额由三季度末的4078 亿增至4279 亿,上升幅度为4.9%,不良贷款率由三季度末的0.9%提高至1.0%,主要表现为次级类贷款的上升。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余额环比上升幅度达14.8%。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曾经接近20%。经过两次不良资产剥离和2008年的流动性大注水之后,现在居然降到了1%。另外,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不多,中小企业的生死无关银行的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