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管委会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传统的城市辖区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但曲江新区是按“事”(西安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而设的文化特区。所以曲江没有传统市辖区那样的连成一片的固定区域,它的“辖区”呈块状分布在西安市“各个角落”:城中心有,城乡结合部有,城郊农村也有。可以说,哪里有文化遗产,哪里就有曲江的身影;哪里有民生难题,哪里就有曲江人。不仅如此,西安市委市政府还打破条条框框,赋予曲江可以“五跨”进行资源整合的“特权”,即跨行政区划、跨行业、跨部门、跨级别、跨所有制进行资源整合,这是一种以内涵而不是行政区划作为分类标准进行资源整合的办法。用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的话说:“打破体制和行政区划障碍,把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交给一个开发区,在全国独一无二。”这样的一种独特的体制机制就为曲江人进行创新提供了保证。
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曲江人 大胆突破文物保护、文化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传统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城市观、民生观、资本运作观。特别是文物保护方面,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比如,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修旧如旧”、“无为而治”,而应该是文化再造,要把文化遗产变成老百姓可感受、可参与、可学习、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文物的保护,而且是民生的改善、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空间的再造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物,而首先应该是文化财产,是一种可以实现其价值的“活物”;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专家,而且更属于大众,等等。可以说,正是这些理念方面的创新为曲江人的创新实践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创新是艰难的,但创新所带来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一系列主题公园的落成和开放,既保护了文物,又大大提升了西安市的城市品质和形象,丰富了西安市民的文化生活,改变了西安的市民和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习惯,推动了西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些成就,批评之声越来越弱,赞美之音越来越强。曲江人用自己的执着、用创新实践给各种非议一个漂亮的回答。
曲江新区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