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车展的热闹气氛中,自主品牌们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方面的长足进步为很多人带来了喜悦与憧憬。但就自主品牌本身来说,恐怕能够高兴的起来的并不很多。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的下旬,广州车展结束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十一月份的结束。在接下来这三十几天里,就算自主品牌们个个都小宇宙爆发,估计也没几个能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计划。
销量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利润也是很要命的问题。
销量增速疲软、市场占有率滑坡、利润率下降……自主品牌们面临的形势比08年更加严峻。
与之呼应的是,合资品牌们风光依旧,销量增速强劲。而进口车型,则洪水凶猛,销量暴增……
一连串的事情都在提醒和暗示自主品牌,要想赚大钱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品牌溢价”。必须学会与狼共舞,混成国际品牌。就算成不了国际品牌,也得成为与国际品牌差不多的那种品牌。
想要成为国际品牌,或许不是难事,有钱就行,很多人大约这么想的。
不过事情可能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广州车展期间,通用汽车拒绝了中方的提议,中方对萨博汽车的争夺不得不再次上演生死时速。
但是,进入欧洲终归是一种趋势,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
同样在广州车展期间,也同样在欧洲,来自中国的吉利帝豪EC7与上汽MG6得到Euro NCAP四星级的安全评价。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很多问题,至少它印证了自主品牌们在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长足进步。以更加中国化的EC7为例,作为吉利首个豪华品牌下的首款战略新车,笔者曾经参加过这款车型的下线仪式以及之后的杭州试驾活动。试驾期间有路人问笔者,你这凯迪拉克多少钱买的?笔者当时很无语。
不过用赵福全赵总的眼光来看,这是合理而且正常的。因为这款全新开发的车型,不同以往,它直接采用的是欧洲标准。所以如果抠掉LOGO,没人会相信这是款自主品牌新车。以EC7为开端,在帝豪乃至其他品牌的战略新车上吉利都在突出欧洲元素。同时,在吉利式的创新之路上,也彻底摆脱了06年北京车展时吉利“风隐”概念车给人的粗糙印象。
通过正向开发,自主品牌们不断取长补短。现在,不管从硬件上的配置还是细微之处的做工,自主品牌的进步是能够让消费者看得见了。但要想让消费者用钱投票,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至少,你得打入欧洲吧?
于是,经历了一系列惨痛的碰撞门教训之后,自主品牌也变得踏实了许多,从这些年来的情况来看,自主品牌也的确越来越适应欧洲人的苛刻眼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克钢。
Euro NCAP秘书长Michiel van Ratingen评论本年度最后一次碰撞成绩时说:“这个结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说明中国汽车制造商积累着最新的经验并迅速地投资,用于制造更安全的汽车。即使是即将到来的更高的安全标准,我也相信中国汽车也会很快达到五星的水平。”
因此,拨开广州车展的迷雾来看自主品牌,他们的处境的确不太好,但并不代表未来会很糟糕。在一些自主品牌追逐表面荣光的生死时速中,真正应该改变的不是市场的有色眼镜,而是他们自己。只有造出了好的产品,造出了让每个人都信任且为之自豪的产品,自主品牌们也就真正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