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听到这句话的学生们都是一头雾水,估计每一个都在琢磨:“孔老夫子不是经常夸管老前辈吗?不是还号召大家向管老前辈学习吗?不是经常讲管老前辈的光辉业绩吗?今天有怎么说起管仲的不是来了呢?真是‘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可俺们跟不上啊!你老人家思唯也太跳跃了吧!难道你老人家是传说中的AB 性格?你老人家就是传说中的双子座?”
于是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有人站起来,怯怯地问道:“(夫子,你老说管仲的东西小。)是不是因为他节俭呢?”
孔子马上就说:“管仲都有‘三归’,他的手下从来不兼职,他哪里节俭呢”
不兼职好理解,那什么是“三归”呢?最传统的说法是朱熹说的,“三归”是一个“台”的名字,传说管仲为自己修建了一个叫“三归台”的地方。“台”是什么东西?我们想想纣王修的叫“鹿台”,曹操修的叫“铜雀台”,由此可知,那一定是个奢靡繁华之所在也。大概就是一个带有占地面积非常巨大的豪宅。
但是朱熹说的又有许多人不同意。杨伯峻老先生在解释“三归”的时候,用了“甲、乙、丙、丁、戊”,等五六条以上。说的也都有依据,而且非常有趣。在这里我不妨说几条,大家听听。
三归’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