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服务45年没谋过私利”让谁汗颜?


温总理“服务45年没谋过私利”让谁汗颜?

  

  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届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问题时,温总理动情地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012年3月14日人民网)

  温总理自担任国家总理9年来,一直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国家和人民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鞠躬尽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堪称党和国家干部中的楷模和典范。特别是温总理所说的“我国家服务整整45年,没有谋过私利”的坦荡与坦然,更折射出了温总理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作为人民公仆的宽阔胸怀,同时也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心底无私”、“为民履职”。

  党和国家干部,首先姓公,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思想和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到心系人民、情牵百姓,而将个人的利益和安危抛在脑后、放在一边。在人民的印象中,温总理自执政以来,的确做到了心中有民而唯独没有其自己。每当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出现在哪里。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即便到了担任本届政府总理的最后一年,也丝毫没有懈怠,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正如其在记者见面会上所说的,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如此的律己为民、执政为民,值得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效尤与学习。

  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而腐败现象,都源于一个“私”字。温总理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始终坚持反对腐败,并身体力行,“没有谋过私利”除了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更需要其惊人的意志力和持久的原则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党内少部分同志,不用说能够坚持45年不为己谋私、不贪污腐败,有的担任某一位置的领导干部不到几年,甚至不到半年,便疯狂敛财、肆意贪污受贿,而沦为人民的公敌,同时也葬送了个人的政治前途,给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造成巨大伤害。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当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辈子的。即便是在短暂的为官理政的时间里,也必须坚持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唯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否则,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权谋私,不但将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同时也会负罪于人民群众,招来众人唾弃。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