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何以成为猎杀百姓财富的丛林?


  上证指数奔走了十年,终于在2011年的12月又回到了2001年6月的2245点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点位,画了一个十分难看的圆圈。据统计,2011年股指全年下跌近22%,市值缩水近6万亿,创下史上第三大熊市,“跃居”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列。与股市大幅下跌相伴的是投资者惨重的损失,有资料显示,这一年中国股民人均亏损约4.2万元。十年零涨幅,证券市场如此表现,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证券市场一片声讨和控诉。有人形容证券市场这十年,是投资者血泪斑斑的十年。

  一、投资者因何亏损

  既然投资者哭声一片,那么投资者赔的钱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首先,被“圈”去了。“讲故事”是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最为时髦的话语。能否获准发行和高价发行,取决于故事编的是否圆满、讲得是否漂亮、生动,于是编故事和讲故事成了发行人、上市公司、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一门重的功课。通过讲故事,拟上市公司获准发行上市,“乌鸡变成了凤凰”;通过讲故事,上市公司实现了再融资。与一个个美丽动听故事相伴的是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在中国证券市场,百倍市盈率和百元的发行价,已经不是神话。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和发行价,受益者有三:

  其一是上市公司。高市盈率和高发行价使上市公司圈来了巨额资金。据有关机构统计,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2月2日发行的156家新股中,只有一只没有超募。156只新股的计划募集金额为1432.5亿元,而实际募集到的资金达到2503.87亿元,超募金额高达1071.37亿元。

  其二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如果上市公司募来的资金完全有效的用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提高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实现了股东财富的增长,即便这些钱是靠讲故事圈来的,也是有价值的。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硕鼠太多。募来的钱很多被挥霍了、被糟蹋了,被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高管通过关联交易进自己的腰包里了。不仅如此,这些人还疯狂的从二级市场上套现。有媒体报道,截至2011年12月16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年内套现金额约为956亿元,共有770家上市公司被其重要股东减持,累计减持次数达4737次。换言之,平均每个交易日便有3.29家公司遭遇减持。同期A股上市公司高管年内减持市值为177.9亿元,共有1277位高管加入减持队伍,累计减持次数达3089次,人均套现1393.1万元。

  圈钱的另一个效果就是中国股市催生了一大批富豪。有的媒体列出了2011年A股前1000位富豪的榜单,第一名财富高达378.6亿,即使是最后一名,也有5.81亿之巨。如果将千万级的富豪也统计其中,恐怕这个榜单会数以万计。可见,中国证券市场,不只是制造悲剧,也生产喜剧。

  其三是为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券商等中介机构。因为他们的报酬与上市公司的融资的数额相挂钩,因而他们就成了故事的策划者、编剧、导演和演员。

  编出来的故事虽然生动,但无法做到经久不衰。随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变成“事故”,上市公司的股价便会应声跌落,倒霉的就是那些活跃在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手中股票一跌再跌而欲哭无泪了。

  第二,是被“骗”去了。如果故事是真实的,即便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只要没有达到胡编乱造的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不幸的是“胡编乱造”已经中国证券市场的家常便饭,为中国证券市场赢得了“造假市”的“美誉”。从大庆联谊到银广夏,从蓝田股份到绿大地,“点石成金”、“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故事可谓是比比皆是。但是,谎言毕竟是谎言,总有一天会戳破。当谎言被戳穿后,与之相伴的就是公司的股价一路狂泻,中小投资者自然是赔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了。

  第三、被“偷”去了。郭树清主席用小偷偷东西比喻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可谓生动形象。但是郭主席还是太客气了。“小偷”充其量只能做点溜门撬锁的勾当,成不了什么气候。而在中国证券市场大肆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人,哪里是“小偷”这种小毛贼,实为“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盗”。这些江洋大盗施展腾挪大法,把投资者的财富洗掠一空。

  第四、被“忽悠”没了。不仅上市公司和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中介机构热衷于编故事和讲故事,某些研究机构也成为故事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证券市场充斥着荒唐的研报,像绿大地靠欺诈上市的公司,居然有多家机构将其评为金股,像紫鑫药业这样造假的公司也有研究机构为其大唱赞歌,至于像石墨烯、乙肝疫苗这样好的题材,研究机构当然不会错过了。有媒体对30家券商2011年推荐的10大金股进行了统计,结果30家券商推荐的22只股票几乎全军覆没。于是股市在这些机构荒唐的研报推动下一次次升高又一次次的跌落,悲惨的是那些中小投资者。

  第五、能力不济炒“丢”了。中国股市不仅有“圈钱市”、“造假市”的美誉,也有“投机市”、“题材市”、“政策市”、“节日市”等美誉。由于上市公司不分红或很少分红,使得投资者不能分享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只能在二级市场炒来炒去,股市变成了“赌场”,在这种状况下,有些投资者因能力不济亏损就不足为奇了。

  二、打一场从严治市的人民战争,建立一个健康、干净的市场

  如此看来,中国股市只有少数人狂欢而多数人流泪,已经演变为猎杀百姓财富的丛林了。因此需要从严治理。郭主席履新以来,证监会在从严治市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比如IPO预披露提前,公开审核程序,强调公开透明,成立投资者保护局,设法对高市盈率进行必要的限制,要求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分红,加强上市公司治理,对违法行为零容忍等等,这些举措对于加强市场的治理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严治市这台戏不能光靠监管部门一家来唱,只有广大的投资者都参与其中,这台戏才能够唱的精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中国上市公司已经近三千家,监管对象众多、违法行为人数众多、违法手段多样,靠监管部门有限的人力如何管得过来?而且行政监管程序冗长,对违法行为起不到时打击、及时遏制的作用。因此仅仅依靠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必须把广大投资者发动起来,打一场证券监管的人民战争。因为广大投资者是市场弊端和违法行为最直接受害者,他们对完善市场、打击违法行为有着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广大投资者参与市场监管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证券违法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其优势在于:证券违法行为的受害人往往成千上万,当成千上万的人对违法行为人提起诉讼,会形成浩大的声势,对违法人起到威慑作用。而证券民事赔偿数额巨大,会让违法行为人倾家荡产,当违法行为感到得不偿失时,也会主动减少违法行为。因此,打一场完善股市的人民战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从严治市的目标。遗憾的是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还不完善,极大的影响了广大投资者参与股市治理的热情。如果在市场治理这台戏中,投资者仅仅是观众,从严治市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