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南下


  商人南下。考古发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晚商到周初,中原以“?”、“戈”和凤鸟为族徽的几个部族,南迁到今天湖南宁乡黄材一带为中心的湘江中、下游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青铜器冶铸技术,铸造了大批青铜器,给湖南青铜文化带来空前的繁荣。湖南出土晚商和周初青铜器300余件,除少部分是中原输入的外,皆为本地所造。这些青铜器吸收湖南土著文化,纹饰、造型多以动物为题材,与北方庄严古朴和图案化倾向相比,显得形象生动,精巧秀丽。

      土著文化能够给强大的商文化造成影响,那么商人文化给土著的民间文化的影响就一定更为强大。

      楚人征湘。《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8世纪中叶左右,楚君蚡蝐“始启濮”,楚的军事、政治势力已进入湘西北。到公元前704年左右,楚武王“开濮地而有之”。这样,在春秋早期,湖南西北部的澧水流域和沅水中下游地区已纳入楚的政治势力的范围,楚文化开始渗入洞庭,并沿沅水逆流而上。

      伟大的屈原曾经走过这条路。沅澧民间文化对屈大夫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在溆浦等地古老的傩戏中,也隐约地留下了屈大夫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