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家科技奖在民意助推下稳健前行


 李代祥

   “中式卷烟”相关研究参评国家科技奖引发舆论轩然大波,科技部新闻发言人最新回应称,国家科技奖的评选将综合采纳合理意见。这一积极正面的回应,体现出科技部对民意的高度重视,也传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国家科技奖的参评,将越来越重视社会民意,在民意的推动下更加稳健地前行。
社会对“中式卷烟”参评国家科技奖的争议,是由于这一技术本身的确存在引人争议的方面。有关专家指出,所谓的“中式卷烟”,其本质是采用往烟草中加香、提高口感的方法,至于添加的中草药成分是什么,添加物是否有毒,与烟草内在成分是否可能发生反应并产生新物质,都依然存在疑问。为此,这样的技术是否具有“减害”作用还值得怀疑。应该说,这样的质疑具有科学精神,也正是社会公众尤其是烟民们迫切希望知道的。
应该看到,烟草造成的社会影响早就无需讨论,控烟也早就成为国家意志,中国早就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控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尽管“中式卷烟”声称可以减少烟草的毒害,但其直接的结果是促进了烟草的消费,这显然与国家控烟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舆论对此次事件的重视,同样源于对国家科技奖的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时代,科技对经济社会具有爆炸式的引领作用。社会公众对国家科技奖的关注,对参评的每一个项目的品头论足,正是基于对科技进步奖导引作用的看重。在沉甸甸的民意和社会厚望面前,国家科技奖所评选出来的项目,应该能够经受得起公众的评判。
健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是工作所需,也是民意所盼。通过此次事件,让参评项目在促进行业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上找到更好的契合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应该成为参评项目的重要条件,而不能仅仅是当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所称的“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一个“或者”,就可能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而简单以经济效益论英雄,往极端方面想,就可能发生类似于制毒、贩毒专家跻身国家科技奖行列的笑柄。
任何一次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新机遇。人们相信,有关部委开诚布公,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国家科技奖一定可以走得更加稳健。人们同样相信,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只要相信群众,顺应民意,广纳民智,其实都能找到寻解的良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