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一章说的是“孝”的事情,在儒家的体系中,这个“孝”也是根本问题之一,我们好像一提到“孝”,尤其是一提到儒家的那一种“孝”,总是会想到二十四孝的那些变态故事,但是那样的“孝”真的是孔子提倡的吗?也未必尽然,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体会到在那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许多的东西是孔子反对的,这里暂时不作讨论。
这一章讲的是一个具体的事情,我们看看和我们原来的印象中是不是有不同呢?这一章探讨的问题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父母错了,儿子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这的确是很难办的问题,即便是在现在好像也是很难办的一件事。在我们印象中,按照儒家的传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呵呵,也许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万恶的“父权”压迫,也许马上就会想,这个还用说吗?不管当爹的对和错,都是一定要听当爹的,这有什么可说的呢?在父亲还有地位的时代也许真的是这样的,但是是不是孔子提倡的呢?孔子说的好像和这个有点不同。这一章的解读也是有很多的分歧,我们还是逐字逐句的看看,自己找出答案来。
事父之道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