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藩是谁?相信只要关注房地产的人都能知其一二,且看董藩的言论:“房地产在救中国”、“反对房地产复兴等于反人类”、“武汉路堵说明房价低”、“泡沫,我说没有就没有”等等,董藩的言论已经被很多有识之士批驳得体无完肤,笔者不再置评。
董藩还非常善于炒作自己,让我们来看看他在微博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一个被称为“人民公敌”,又被称为“学术界的彭德怀”,被誉为“国策高参”,又被斥为“4000万教授”的学者。
对于董藩的身份,笔者不做分析,因为他还不至于假冒。而对于其他说法,笔者略表质疑:一是董藩为什么会被称为人民公敌?二是谁封他为学术界的彭德怀?三是国策高参一说从何而来?四是既然能够要求自己的学生赚够4000万才能见他,难道就不能被别人斥为4000万教授?
足,商品房迅速发展,形成了城镇住房主要由市场供应的基本格局,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房地产市场竞争不完全,房价的定价权牢牢地掌握在房产销售方手里,房价上涨是必然。 二是贪婪暴利之心。开发商在政府的扶持下,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追求利润率,日提一价,恣意提价,捂盘囤房,民众压力越来越大,越发不满。诸多恶性与房产商的暴利心态密不可分。近年来,房价持续走高,很多人以为房价只跌不涨,买房只赚比赔。在收入增加投资需求日益旺盛而投资渠道偏少的情况下,纷纷加入“炒房大军”,住房消费存在严重的“投资化”倾向,投资过度造成投机性购房之风愈刮愈猛,对高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政府扶持与土地财政。内需不振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政府接连出台了针对房产市场的各种扶持政策: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期间给予房产商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土地使用金延期支付,给予房地产项目极低的资金比例等。所有这些扶持政策令房产商得以顺利地以小博大,得以快速的发展并聚拢超额财富,与此同时,中国房价也被数度推高。 “土地财政”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地方政府依靠国家土地出让金收益为其带来滚滚财源。地方政府及相关官员的土地财政严重的土地财政思维,过分看重房产市场带来的高GDP增长和政府收益及个人利益和仕途,而对房产商给予大力支持,对房产商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睁眼闭眼甚至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四是银行贷款支持。在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各个环节,开发商都可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前几年,开发商只需拿出少量的自有资金用于拍地,通过区区几百万运行数亿甚至几十亿的项目,短时间内便得以快速发展并积累巨额
当然,像笔者一样质疑董藩的人非常多,可董藩却非常不在乎,不仅不在乎,董藩还时不时抛出惊人之语,这不,董藩又出招了,今天,董藩发了一篇微博:
北京房价每平几千元时,我和任志强就劝大家买;那时就有一小撮人,说房价会下跌百分之五十甚至八十。我们说了八、九年,他们也说了八、九年,结果呢?——信志强,住洋房;信董藩,得金山;信牛刀,住牛棚。“董藩”名字的解释就是:“听董(懂)一席话,胜藩(翻)十年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澜语)”。
读罢董藩微博,笔者无语了:董藩也太把自己和任志强当回事了!难道,在利益驱动下,押宝房价上涨,成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了?那么,他们押宝房价上涨,为什么能获胜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六点:
财富。当然,这与各类金融机构的一己私利也是不可分割的。 五是资金推动。高房价使实体产业和投资渠道过窄的投资者的大量资金纷纷向楼市转移以及银行贷款规模不断增大,导致房地产市场中流通的钱过多,必然造成房价过快上涨。据有关资料,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规模近10万亿元,相当于过去三、四年的增量。 六是很多专家、学者(董藩是这类人中最活跃的一员)撰文或发表言论抛出房价将大涨、持续上涨,绝不会跌的观点,这等不负责任的言论令房产开发商有了捂盘囤地、哄抬房价的勇气和信心,专家都说要涨了,不涨也太对不起他们了,同时也令躁动的消费者失去理智更加不安、盲目和冲动。 综上,笔者以为,那些在前几年房地产发展过程中获益的人绝不是听信了董藩和任志强的缘故。相反地,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听了董藩和任志强的话入市的购房者,现在正面临资产缩水、投资亏损甚至破产的尴尬境地。这些人,是不是应该去找董藩和任志强算账呢?
一是住房供应结构失衡。房地产市场发展10多年来,我国寄希望于通过房地产完全市场化解决住房需求,而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商品房迅速发展,形成了城镇住房主要由市场供应的基本格局,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房地产市场竞争不完全,房价的定价权牢牢地掌握在房产销售方手里,房价上涨是必然。
二是贪婪暴利之心。开发商在政府的扶持下,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追求利润率,日提一价,恣意提价,捂盘囤房,民众压力越来越大,越发不满。诸多恶性与房产商的暴利心态密不可分。近年来,房价持续走高,很多人以为房价只跌不涨,买房只赚比赔。在收入增加投资需求日益旺盛而投资渠道偏少的情况下,纷纷加入“炒房大军”,住房消费存在严重的“投资化”倾向,投资过度造成投机性购房之风愈刮愈猛,对高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政府扶持与土地财政。内需不振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政府接连出台了针对房产市场的各种扶持政策: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期间给予房产商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土地使用金延期支付,给予房地产项目极低的资金比例等。所有这些扶持政策令房产商得以顺利地以小博大,得以快速的发展并聚拢超额财富,与此同时,中国房价也被数度推高。
“土地财政”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地方政府依靠国家土地出让金收益为其带来滚滚财源。地方政府及相关官员的土地财政严重的土地财政思维,过分看重房产市场带来的高GDP增长和政府收益及个人利益和仕途,而对房产商给予大力支持,对房产商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睁眼闭眼甚至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四是银行贷款支持。在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各个环节,开发商都可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前几年,开发商只需拿出少量的自有资金用于拍地,通过区区几百万运行数亿甚至几十亿的项目,短时间内便得以快速发展并积累巨额财富。当然,这与各类金融机构的一己私利也是不可分割的。
五是资金推动。高房价使实体产业和投资渠道过窄的投资者的大量资金纷纷向楼市转移以及银行贷款规模不断增大,导致房地产市场中流通的钱过多,必然造成房价过快上涨。据有关资料,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规模近10万亿元,相当于过去三、四年的增量。
董藩们押宝房价上涨获胜的真正原因吴其伦 董藩是谁?相信只要关注房地产的人都能知其一二,且看董藩的言论:“房地产在救中国”、“反对房地产复兴等于反人类”、“武汉路堵说明房价低”、“泡沫,我说没有就没有”等等,董藩的言论已经被很多有识之士批驳得体无完肤,笔者不再置评。 董藩还非常善于炒作自己,让我们来看看他在微博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一个被称为“人民公敌”,又被称为“学术界的彭德怀”,被誉为“国策高参”,又被斥为“4000万教授”的学者。 对于董藩的身份,笔者不做分析,因为他还不至于假冒。而对于其他说法,笔者略表质疑:一是董藩为什么会被称为人民公敌?二是谁封他为学术界的彭德怀?三是国策高参一说从何而来?四是既然能够要求自己的学生赚够4000万才能见他,难道就不能被别人斥为4000万教授? 当然,像笔者一样质疑董藩的人非常多,可董藩却非常不在乎,不仅不在乎,董藩还时不时抛出惊人之语,这不,董藩又出招了,今天,董藩发了一篇微博: 北京房价每平几千元时,我和任志强就劝大家买;那时就有一小撮人,说房价会下跌百分之五十甚至八十。我们说了八、九年,他们也说了八、九年,结果呢?——信志强,住洋房;信董藩,得金山;信牛刀,住牛棚。“董藩”名字的解释就是:“听董(懂)一席话,胜藩(翻)十年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澜语)”。 读罢董藩微博,笔者无语了:董藩也太把自己和任志强当回事了!难道,在利益驱动下,押宝房价上涨,成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了?那么,他们押宝房价上涨,为什么能获胜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六点: 一是住房供应结构失衡。房地产市场发展10多年来,我国寄希望于通过房地产完全市场化解决住房需求,而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
六是很多专家、学者(董藩是这类人中最活跃的一员)撰文或发表言论抛出房价将大涨、持续上涨,绝不会跌的观点,这等不负责任的言论令房产开发商有了捂盘囤地、哄抬房价的勇气和信心,专家都说要涨了,不涨也太对不起他们了,同时也令躁动的消费者失去理智更加不安、盲目和冲动。
综上,笔者以为,那些在前几年房地产发展过程中获益的人绝不是听信了董藩和任志强的缘故。相反地,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听了董藩和任志强的话入市的购房者,现在正面临资产缩水、投资亏损甚至破产的尴尬境地。这些人,是不是应该去找董藩和任志强算账呢?
董藩们押宝房价上涨获胜的真正原因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