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1910)),1820年5月12日出生在英国显赫的名门贵族的家庭里。其父母均有较高的文化教养,经常带领她和她的姐姐到欧洲各地观光游览。她自幼聪慧好学、思想敏捷,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少女时代,她就广见卓识,并掌握了德、法、意等国语言。大学期间,她品学兼优,尤其擅长数、理、化、统计学及社会经济学等学科,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女青年。她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乐于救助病痛者,邻里之间有残、弱、病者,她经常给予帮助。当时她的做法是与她的家庭声望不相称的。当时的英国虽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等级观念和封建意识仍很浓厚,像她这样的贵族小姐,理所应当地是当贵族夫人。但南丁格尔不甘落入传统的世俗之中,在社会、家庭与个人理想极度矛盾之时,她在日记中写道:“①做主妇?②当文学家?③当护士?还是当护士”。1850年,她获悉在德国莱茵河畔的凯瑟沃兹城内由傅立德夫妇主办的医院讲授护理与伦理学的课程,非常高兴。翌年,她已31岁,毅然冲破家庭阻拦和贵族阶层的讥讽参加了该院为期四个月的短训班。从此,她做为一名强者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开拓着护理工作。1853年她被聘为英国妇女医院院长。当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立即率领38名护士奔赴战地医院进行救护工作,伤员死亡率由50%下降到2.2%。直到战争结束,战地医院解散,她才于1856年11月返回祖国,着手著书立说。1858年她写出了《医院札记》,1859年又写出了《护理的艺术》。这两部著作对以后的医院管理尤其是护理管理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她还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培养具有科学知识、护理技术和良好护理素质的人材。
南丁格尔享年90岁,于1910年8月病逝。为永远纪念她的光辉业绩,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以鼓励广大护士热爱护理事业。1912年,国院护士会成立南丁格尔国际基金社,设立奖学金,资助各国作出卓越贡献的护士进一步进修深造。同年,国际护士会又决定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