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商机


 
经过18年艰苦谈判,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组2011年11月10日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俄罗斯入世条约最终文本。世界贸易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2011年12月16日在日内瓦正式批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俄罗斯18年入世历程由此画上句号。 俄罗斯入世将形成多赢局面:俄罗斯、世贸组织现有成员和世贸组织本身都将因此受益。俄罗斯入世后,世贸组织将覆盖98%的国际贸易。世贸组织将为俄罗斯提供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平台。俄罗斯的入世还将推进俄在金砖国家等体系框架内与其他成员的合作,有助于金砖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协调立场,维护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促使谈判尽早达成平衡结果,为建立新的、更平衡的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助力。入世将推动俄融入全球经济,给贸易伙伴和企业带来稳定的贸易环境,有利于统一贸易规则的推广。
俄罗斯入世不仅体现为关税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将促进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俄将对国内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投资环境、贸易秩序等都将得到改善,更加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合作共赢。
能源并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商品,更是各国战略安全的头等大事。在能源合作,特别是油气合作方面,中俄围绕着输油气管道的铺设问题进行着马拉松式的博弈。不过,久拖难决的中俄能源合作却有可能在俄罗斯入世后出现转机,入世后石油天然气价格仍取决于市场。其实在中俄能源合作中,政治因素甚至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可预计的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普京接任总统,在其任内中俄关系总体偏暖。
俄方明显不愿意中国只将它作为原料、资源的供应商,这也是中国油企近十年来在俄罗斯鲜有建树的原因。俄罗斯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单纯依赖资源出口的局面。为此,俄罗斯能源部制定2030年建设新生产装置和基础设施的全面计划,把下游石化业发展作为未来增长的关键,计划十年内要在俄罗斯建成六个石化集群。随着下游项目的兴建,俄罗斯将重塑石化业格局。
俄罗斯入世为我省与俄罗斯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商机。与俄罗斯农业与食品工业合作将成为中俄合作的新热点。
俄罗斯承诺,将逐步降低农产品补贴。2012年,俄罗斯农产品补贴将限制在90亿美元以内,尔后逐步削减,至2018年,补贴将降至44亿美元2020年可能降至40亿美元,或者更低。
俄罗斯目前全境内的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68亿公顷,其中有近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这对俄罗斯而言不能不说是某种“浪费”。2012年1月27日的俄罗斯《独立报》有篇题为《俄罗斯耕地寻找亚洲投资者》的文章称:“在不久前的将来,俄罗斯远东地区将有数百万公顷的土地长期租给外国人。这些土地应该是近年来已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用地。据悉,此建议是俄经济发展部向联邦政府提交的关于利用俄罗斯今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之机吸引外国投资的系列重要建议之一。此建议旨在使俄罗斯为加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早在2006年,普京要求政府制定措施鼓励在俄罗斯加工木材而不是出口原木。政府计划从2010年起将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到每立方米50欧元,但2009年,由于俄罗斯申请入世和经济危机等原因导致俄罗斯木材需求量减少,政府暂停了这一政策。有关暂停提高原木出口关税的命令将延长到2011年末,并且,在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这一关税将被取消。这显然对我省进口木材和木材加工业合作有利。
根据世贸相关规定收取铁路过境货物运输费用,俄方准备在不晚于2013年7月1日之前拉平针对进口和本国货物的运费水平,这无疑将降低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
发挥地缘交通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运输业务,使俄罗斯东部成为联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桥梁。俄罗斯东部拥有以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干线为主的多种形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但是目前国际化程度很低。我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在交通运输与物流业的合作空间很大。
俄罗斯入世后劳务合作的条件有所改善,局面有望逐步打开。针对俄入世可能导致中国劳动力进入俄市场更加困难的担忧,俄罗斯在保证劳动力自由流动方面有相关承诺,并且俄罗斯目前劳动力短缺,需要引进更多有技能的劳动力。俄罗斯并未明显削减外来劳务配额,在劳动力引进方面没有明显的政策性障碍。中国在俄罗斯开展了很多工程项目建设,正在逐步增加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相信中俄劳务合作会继续发展。
 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俄罗斯可能出现的调整举措。正如俄总统梅德韦杰夫2011年11月26日在会见地方媒体记者时所说:“移民既是问题,也是希望,因为,从一方面将,劳动资源、劳动力应当是平衡的,从一方面讲,我们在那些劳动力赤字的地区有很大的问题,那里如果没有愿意来工作的劳动移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俄罗斯境内1300万移民中进行登记的不超过500万。俄罗斯今后将增加引进更多有技能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