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我在一次商务活动中,遇到一位律姓讲师,因为笔者刚从天津回来,他又恰是天津人,就多聊了几句。当得知她姓律时,我真得有些惊奇,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我猜想他的姓氏可能跟历史上的辽国帝王耶律阿保机有关。果然,他说是先辈为了躲避杀戮和战乱,改为“律”姓。我又问,你是什么民族?回答为汉族。寥寥数语,百年沧桑自在不言之中,黄沙征战、逐鹿中原仿佛仍在眼前。我仅仅了解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一些基本进程,辽被金所灭,金被元所亡,北宋南宋分别被金、元征服。我不能获知生产力如此发达、文明程度如此之高的封建繁荣时代的宋朝,为什么被北方游牧、文明处于当时相对落后的民族所灭亡。也许是恶劣的环境导致北方民族为生存而战,南方宋朝是为荣誉而战,目的不同胜负结果显而易见。虽然改朝换代,但是文明还是被尊重和传承下来。秉承华夏文明延续的宋文化还是被认可的,汉人还是文明之人,还是可以为新生朝代所用。这也许是这位律姓讲师为什么其先人改称汉族的原因吧。据说很久之前,有一群避难的犹太人也有此经历,他们现在仍然安居在中原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多次民族大融合,刀光剑影、生灵涂炭的血腥残酷之后,还是实现了社会的共进、文明的共享,不过这种融合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沉重了。
回眸我当前所浸泡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之处。也在前日,我与一位行业秘书长闲聊时,他讲述他的一个朋友,去年员工两百来号人,而现在只剩下十来个人。闻听此言、让人震惊不已。秘书长说,第一个现象是朋友工厂的员工工资是他工厂员工工资的两倍,却留不住人。第二个现象是朋友工厂员工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有次他在旁边观察一位员工工作,耳闻目睹这位员工边工作、边嘴里嘟囔着骂老板。以这位行家的观察,这位员工只需要一个小时干的活,却干了五小时。也就是说,这名员工在混时间、磨洋工,他的效率是别人效率的五分之一,然而他的工资却是跟别人一样。据秘书长介绍,朋友想接下一张大订单,秘书长就告诉他别接了,你十几个人怎么能做得出来?到期交不了货你要血本无归!随着进一步地了解,我可以确定那位老板是脑子里进了水。因为他认为钱是万能的,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不禁问:员工是鬼吗?那些手眼通天,呼风唤雨、照单全收、潜伏更深而无任何风险、善做见不得光的事情的家伙才是。而员工只是靠诚实的劳动获得他的一份收入,他们的抱怨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些认可和尊重。中小企业怎么学习马斯洛需求理论,决不能僵化地按着他的逻辑层级去学,经营实战中讲究的是实效,决不是形式;讲究的是让市场来检验,不能以自己想当然去检验;是实用的灵活的运用,而不是机械的东施效颦;是系统理解掌握,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断章取义;最终,还是要用以人本的观念,来跨越式地学习。过去老板们主管们的手机短信只是发给客户、上级、同僚,现在可不可以发给下级、最基层的员工?可不可以给最基层的员工三分钟的时间倾听了一下他们真诚的抱怨?
市场经济成功者为王,败者必沦为砧板上的鱼肉。前些年赚到钱了,日子小康了,飘飘欲仙,“直把杭州当汴州”,殊不知还有很多处于饥饿状态之下更顽强的更小的企业,他们在虎视眈眈着你的市场,正在蚕食着你的市场,已经挤压了你的空间,你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去攘外才对。如何调动?如何安抚?关系到你的生存大计。企业管理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能活多久?你没有组织、没有团队能有战斗力吗?没有提供决策的智囊,你还能拍几下脑袋就决策?没有规范化的业务运营模式而导致管理漏洞百出、浪费惊人,纵然给你最好的市场、卖出最昂贵的产品,你都赚不到钱,请问你还能撑多久?你的企业留不住人,不是你不好也不是员工不好!是你的企业机制不好,是你支付员工薪酬和考核激励的机制不好!改变机制就要先改变企业老板的思维!思维变化了、观念变化了,然后再把这些适合企业的优秀东西固化下来、执行下去、不断地去优化!你还会有今天的痛苦吗,还会有订单不敢接的无奈吗?会有今天越做越弱、越做越小的境地吗?真正可怕是你没有意识到危机,却仍然浑浑噩噩、乐不思蜀,哪天出局都不知道!
无论经营市场如何狼烟四起、杀伐征战,但永远是物竞天择,先进的永远代替落后的,英雄不问出处?世代公卿或贩卖走卒,不去接受先进文化,进行自我革新管理的升级,在竞争的舞台上只会你方歌罢我登场、来去匆匆、暗然谢幕。民族大融合的沧海横流给我们中小企业的启示是优秀的精华必然长青,落后的糟粕一定荡然无存!中小企业管理升级是痛苦的,光荣的里程碑上永远铭刻从痛苦中挺身而出的英雄,后来的人们将永远传承着他们激荡风云的不朽文化!
从民族大融合看企业管理升级的峥嵘历程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