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本质是“敬畏”


“法治”的本质是“敬畏制度”

文/彭小兵(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05/09/2012

        整个五月,我都要在重庆市委党校学习,参加第12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今天上午听了市委党校罗德刚教授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的讲课,颇有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在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战略部署和2009年中央3号文件的指导下,重庆市最近这些年在反垄断、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强化市场经济、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应急管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相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居环境有很大改善。其实,重庆大学就是受益者之一。可以这么说,社会管理是全中国当前社会建设领域共同面临的最大难题,而重庆市已经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今天下午,我们的课程是“党政干部论坛”,邀请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一级高级检察官戴仕俸先生来给我们作报告,也颇有收获,特别是其举例剖析的“领导干部犯罪心理及其蹲监狱后的心理”,令人深思。报告后我和他并肩走出报告厅所在的综合楼,觉得虽然戴先生是位严肃的检察官,但也颇有学者风度——其有丰富的办案实践经历,也有一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报告中其演讲水平和他逗漏给我们的他的经历,感觉戴先生有仁者胸怀,这了不起。在我看来,“民主”的本质是“制衡”,而“法治”的本质是“敬畏法制”;“法治”不在于制度、规则有多么健全。戴先生说要敬畏制度,这让我很欣赏,也与我的理念相吻合。报告的最后他援引一句话说,“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富有哲理。要是真有更多持有这种理念的检察官,我们的社会用不着去专门维稳了。叹啊。

        今年3月13日,重庆市检察院邀请我给全市(含各区县)基层检察院的公诉检察官们授课,从跟学员们的交流中,我也能感受到检察官工作的艰辛和难处,因此我相信我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灌输给他们的一些公诉管理的理念,对他们的工作和其自身是有帮助的,虽然我的讲课水平有限。天佑中华,但愿我能有更多的机会把我信奉的价值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公权力官员们,也但愿我们的社会能拥有更多真正具有敬畏和仁者风华的公共权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