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博弈中的悖论及对策
廖仁平
关键词:公有制 私有制 社会制度 博弈
摘 要:简析了公与私之间的理论博弈、实践博弈、情志(情感与意志)博弈等的动态协同性质及悖论现象,揭示了公私所有制度各有利弊,动态性地互相取长补短才是现实有效的策略。
1前言
人类产生以来,公与私之间的博弈(广义博弈,包括语言文字对话及行为策略等博弈)就一直存在,公与公、私与私、公与私(集体与集体、个体与个体、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动态博弈过程是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其间必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诸多矛盾。本文思辨了其间部分动态均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期望对厘清当今世界各种公私博弈边界有所启示。
2公私博弈三种基本类型概要
公私博弈主要表现为理论博弈、实践博弈、情志(情感与意志)博弈等三大类。此三大类博弈过程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综合协同发生,各种博弈间的成败得失互为因果地在人类社会系统中进行着无始无终的超循环。
无论公或私,能够做到理论基本合理,实践比较有效且符合较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情志,则必取得比较辉煌的阶段性成就。否则就会存在诸多对立冲突,当这种对立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时,革命就会产生。
理论上,公有公理,私有私理;实践中,公有公效,私有私效;人的情志方面,其自私自利本能命令其自动地趋利避害并尽可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其恻隐之心及人类有限理性又促使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相互合作。这些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自然及社会存在前提下,有不同的适用程度,所以公私结构及比例也将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无论对个人还是对集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适用,公私博弈时总是动态地调整着各方利益均衡且自动地存优汰劣。
根据中国先哲老子的智慧,结合当今系统论的一些知识,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矛盾对立双方互为存在前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常态。所不同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矛盾对立各方所占的比例和所形成的结构不同。
公私博弈亦然。所以,不宜搞纯而又纯的公,也不能绝对私有化,因为它们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不同国家根据不同国情协调好公私比例及结构以取得最大化效益才是务实之举。比如说在当下中国的公有制度与私有化进程的博弈中,国家应当绝对公有地控制或主要控制哪些产业?应当允许私人甚至于国外资本进入什么样的竞争领域?国家公共服务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到底是“国有国营”好还是“国有民营”好或者干脆“全面私有化”好?都应当站在国家长治久安及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
3公私理论博弈及其悖论性质简介
公好还是私好?千百年来其理论研究性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各有各的理,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当中既存在着大量“似是而非”中听不中用的理念,也存在着大量有一定先见之明的“佯谬”性真理,且其“似是而非”和“佯谬”也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本文就不专门系统地引用各种权威论述了吧,此仅仅选几例网上搜索的最新文献结果于此,虽不能全面系统地描述公私间的理论争议,却也能大致地管见到公私理论博弈中的一般性现况。
公有与私有大公无私仅仅是一种理想,私是不会被消灭的,最多只能和公实现利益上的统一。人的自私来自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个人没有这种本能,那么,个人的利益谁...
bbs.cnhube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 2012-4-20 - 百度快照
bbs.cnhube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 2012-4-20 - 百度快照
消灭私有制的口号喊了一百六十多年,今天我们仍然没能把它扬弃。其原因是什么?把...民有制就是公有制吗?民有制不等于公有制,私有制也是民有制。私有制不是私人...
hi.baidu.com/思与在/blog/item/ae553cadad9 ... 2012-4-25 - 百度快照
hi.baidu.com/思与在/blog/item/ae553cadad9 ... 2012-4-25 - 百度快照
公有制度和私有制度到底谁是乌托邦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我看了七十年代出品的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时觉得很有道理那上面就指出为什么道路拥挤因为道路是公有的。...
www.doc88.com/p-058209070978.html 2012-3-25 - 百度快照
www.doc88.com/p-058209070978.html 2012-3-25 - 百度快照
私有制 公有制 公有产权 私有产权原始社会不合理性氏族市场经济不道德行为劳动者
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NR201 ... 2011-12-16 - 百度快照
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NR201 ... 2011-12-16 - 百度快照
公有制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但是全部的公有制也是不行的,那么什么可以公有?什么要私有呢?一、我认为首先矿产必须公有,而且必须计划。理由:矿产是有限的资源,不...
4446752.blog.hexun.com/10919488_d.html 2010-7-4 - 百度快照
4446752.blog.hexun.com/10919488_d.html 2010-7-4 - 百度快照
一切权利都是私有的。“公有财产”的概念,或者是一种混乱,或者是“私有产权”...这就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真正的,彻底的分离。所谓“公有产权”,就...
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2 ... 2012-4-15 - 百度快照
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2 ... 2012-4-15 - 百度快照
20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11年5月13日
私有制下,权力有制衡。人人盯着自己的钱包,连自己纳的税都盯得眼睛出血,生怕自己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一旦发现哪个胆大包天的贪官吞了纳税人的钱,便群起而攻之...
club.china.com/data/thread/ ... /9_1.html 2012-4-8 - 百度快照
club.china.com/data/thread/ ... /9_1.html 2012-4-8 - 百度快照
现阶段,公有化和私有化都不能解决问题,90年代私有化和国企贱卖造成了官僚资本...所以,严肃的人们只有承认私有化是住宅私有化与企业私有化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
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4&id= ... 2012-4-1 - 百度快照
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4&id= ... 2012-4-1 - 百度快照
3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12年3月12日
难道非得神马都公有你才满意?公有和私有应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交相辉映,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像微软、苹果这样的私有企业同样为人类做贡献。 ...
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117104228 2012-4-8 - 百度快照
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117104228 2012-4-8 - 百度快照
摘要:在维护财产私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将资本的租金变为国家的税收——本质上属于资本的社会化连续租赁方式,从而实现资本或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操作上,首先股份...
www.yscbook.com/testbbb/zzlw/zzzhlw/20081 ... 2011-8-25 - 百度快照
www.yscbook.com/testbbb/zzlw/zzzhlw/20081 ... 2011-8-25 - 百度快照
文件格式:DOC/Microsoft Word - HTML版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叶航王弟海问题的提出主流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公有产权会导致资源租金的耗尽,因而是无效率的.这一问题最早可追溯至丹麦经济...
www.cenet.org.cn/download/16245-1.doc 2004-7-16
公有
www.cenet.org.cn/download/16245-1.doc 2004-7-16
公有
从“公有”、“私有”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资本主义,思维模式,陆剑杰,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极为重要,它是社会生产...
wuxizazhi.cnki.net/Search/NJSH906.001.html 2012-4-8 - 百度快照
wuxizazhi.cnki.net/Search/NJSH906.001.html 2012-4-8 - 百度快照
2012年5月10日 - 这四大错误思维。就好像妄想症、迫害症与美国如影随形一般,这四种错误思维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一、“非左即右”让改革发生严重偏差...
www.chinavalue.net/Finance/Article/2012-5 ... 2012-5-10 - 百度快照
www.chinavalue.net/Finance/Article/2012-5 ... 2012-5-10 - 百度快照
……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粗略地看到,公私间的理论争议到现在仍未停止,但其间的对立冲突似有弱化趋向,其共存统一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4公私实践博弈简介
经济生产历史伴随人类历史的始终,而经济生产总是在一定公私所有制中生产。
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部落中的每一成员不得不自发地团结起来共同狩猎等以求生存,在这样的时代中,私有观念几乎没有产生的可能,所以其公有制度性质相对还是比较纯粹的,这种公有制度因为适应了当时人类社会发展情况(或者说当时的人类在生存实践中优选出了它),被地球上的早期人类实际实践了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
相对而言,私有制度的产生历史并不长,最多也就几万年左右吧。它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了有剩余产品时开始萌芽的,原始部落间战争中的俘虏成了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的工具,不直接杀掉而是奴役之进行生产活动可以获利是私有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它直接推动着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时代,奴隶主们拥有一定奴隶和剩余财产等的私有制度开始主宰人类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化是比较纯粹的私有化,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奴隶主们分割了当时的各种资源…
当人类进步到封建地主时代,公私混合经济迹象开始显现。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皇帝”拥有整个国家,为了统治的巩固,它必然设立一些公共机构和设施,也会建设一些公共工程。同样也是为了统治的巩固,皇帝分封诸王侯并允许大小功臣们拥有一定量土地…
资本主义阶段的公私混合性质与封建社会相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私有的主要是工商生产用的生产资料及资本等而非土地…
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本制度,但仍基本尊重属于个人的合法私产。在中国早期(1960年前后)社会主义实践中,为了弥补人民公社大集体所有制度的不足,也不得不允许农民们保留一定量的自留地。这是大公有背景下私有的小影子…
以上各种实践事实并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们是人类社会实践试错优选的自然结果。在这个试错优选过程中,早期人类是没有多少成型理论做指导的(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的天子代天管民也算是一种原始的公有制度理论基础吧,它当然是一种典型的似是而非型悖论),当权者们一般根据经验和感觉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策略进行实践并逐渐地稳定下来。
5公私情志博弈悖论简析
任何公与私间的理论博弈或实践博弈结果,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让特定人群对全部结果都满意。人类也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动物,他还是一种具有较高级智慧和情感的社会性生物,各种价值选择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与意志,进而决定了人们对公私博弈的选择意向。
人们为什么喜欢或选择公有制度?理由有很多。
比较典型的如:有饭大家吃,有活大家干,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人皆兄弟,人人平等…这多好呀!…剥削万恶!
同样,人们为什么喜欢或选择私有制度?理由也有很多。
比较典型的如:不自由,毋宁死!我的财产我做主!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只有私有制度才能保障人的充分发展…公有制度压制人性…无恒产者无恒心,大锅饭无效率…
公私情志博弈悖论的主要表现就是某阶级认为“好”的所有制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实践效果,所以历史上才会有那么多的公私理论及实践博弈的反复。
6理论、实践、情志博弈的动态协同关系
历史地看,公私博弈中的理论博弈、实践博弈和情志博弈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协同性发生,近现代则更多的是以协同性方式共存于人类社会系统中。
也许,情志博弈最早出现,它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博弈中形成的利于部落生存发展的模式如母系公有制度渐渐地被固定下来并广泛地较长期地被原始人类实践着,此时期,私有痕迹很少。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了,它为私有制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此时期人类还没有发展出文字等高级文明形态,所以,公私理论还不可能存在…
人们喜欢或选择公有或私有制度时,各有各的理由与原因,很难讲到底谁对谁错。那么社会到底会向公有还是向私有制度方向发展?这决定于博弈各方力量对比及实践效果对比…
相对而言,比较弱势的无产阶级比较喜欢公有制度,历史也并不是一点都不给无产阶级们机会,巴黎公社所代表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曾在全世界里取得了轰轰烈烈的阶段性成就,但东欧巨变以来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说明了管理落后的公有制总体效率暂时还不如管理得比较好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无论在改善民生,或是在国际竞争中,理论上比较好听的公有制度事实上在近几十年中落败于理论上听起来比较罪恶的私有制度。
然而,是不是由此就能说私有制就是完美的制度呢?当然不能这么讲,就连美国这个最好的资本主义国家,2011年9月以来也频发着类似“占领华尔街”的群众运动。毕竟,在民主、平等等普世价值观已经比较普及的今天,长期地让1%的人控制着另外的99%,既不公正也不光彩!
从近百年人类社会公私博弈历史来看,那些强调私有制度合理的理论依据其实是比较脆弱的但也的确有它的时代合理性(既有似是而非的成份,也有佯谬成份),但由于现阶段人类总体觉悟水平尚不满足公有制度运行的效率条件,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权力傲慢与腐败等也使公有制下的经济管理成本高于私有管理成本进而较大概率地在竞争中落败了(这说明了听起来比较合理的公有理论相对于现阶段人性水平而言的确又有它的超前性,有似是而非成份),但这种落败绝对不是什么公私所有制度的内在必然性所决定的,它仅仅是公私博弈中一局局部胜负而已。总之,公私博弈成败成因是综合的而绝不是所有制度这单一因素。
比如说是否存在比较科学有效的民主、法制体系,就是另一个决定公私博弈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有效的民主与法制体系既可直接对政治经济产生影响,也可通过影响国民情感意志而间接地产生重大作用。在一个民主和谐、法制公正的社会中,人们有被尊重的主人翁感觉,会觉得劳动有价值有意义,所以可以产生很高的生产效率。反之,若多数人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勉强应付工作任务,则无论是在公有制度还是在私有制度中,经济管理成本必然都会很高。
备受指责的社会主义大锅饭低效率的表面原因似乎是国民觉悟总体水平不高。其实,可以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找出无数事实说明,即使是由刚翻身的在精英们看来素质很低的农奴们组成的公有制度性生产团队,只要管理者真正地把他们当成主人翁,透明、公平且人性化地民主性地科学管理,生产效率也是可以很高的。产生这种高效率的原因就在于其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而社会主义实践中大量存在着的权力霸道和腐败渐渐消蚀了劳动者们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多数时候被代表、被忽悠,他们不再有积极性和自豪感,于是他们要么与权贵结盟投机取巧,要么自甘坠落混日子甚至于明里暗里损公肥私…这样的公有制度如何可能有效率?但这不是公有制度的失败,而是独裁管理及腐败的失败!这说明了国民觉悟并不是大锅饭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公有制度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恰恰说明了广大普通劳动者们的情感意志在政治经济博弈中的巨大威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话早已经被说滥了,但它就是真理。它透明得就像是空气,可偏偏就是有许多人为了自身或自身阶级那点利益自觉不自觉地要与这个真理背道而驰!
如何才算得民心?如何才能得民心?这又是一个太大的政治学问题,此就不详细论述了,只概要地提几点如下。
平等、博爱、诚恳、公开、公正、公平、民主、法制、科学、务实…等都是一个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必然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要全部做到且做好这些,似乎难度很大,但能基本做到以上几点,则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制度下的经济生产都将是高效的,其政治环境也将是和谐的。
7中国现阶段公私所有组合制度策略探析
中国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拐点上,研究并选择出利国利民的公私所有制度组合策略,无疑有重大意义。
关于此,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很多,此仅仅摘抄郎咸平教授的部分思考内容于此以作其启示之一。
“…“非左即右”造成的恶果之一就是形成“非公即私”的错误思维,进而导致我们习惯把所有问题都当成经济问题来解决。更糟糕的是,我们意识不到当今很多问题,比如国企改革、房地产调控等其实并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非公即私”的思维不仅割裂了“国企和民企”、“政府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天然联系,也人为地造成了社会的对立。我告诉各位,任何一种产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其实都能做好,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定位和管理…我想说的是,“非公即私”的错误思维如果不得到改变的话,我们经济行为的社会成本就会非常高昂。国企能做好的就交给国企去做,民企能做好的就该允许民企去做;政府能做好的就由政府去做,市场能做好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自己能做好的就该允许社会自己去做;都能做好的,就该放开了让大家都去做。不要总把“公”与“私”对立起来,“公”与“私”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凭什么把它们对立起来?…”四大错误思维阻碍中国改革进程:blog.ifeng.com/article/17737148.html
我的认同的策略之一是:通用产业平台公有公管、私营私用(关于此,相关文章观点也有很多)。
广义地讲,保障商品生产正常循环的公共平台可以有科技、教育、法律等,这当然得主要由政府公有公管。稍为狭义点讲,公路、桥梁、水电网络等具备一定自然垄断性质的系统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公共产业平台,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建设并维护,根据一定的市场行情通过招标等方式分包给私营公司经营…如此一来,可以确保每一个国民都有比较公平的参与机会,也确保了基础设施的公有,国家产业安全得以保障,经营效率也不会太低。(凡具备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平台若私有化,要么因竞争而重复建设,要么因其垄断而可以漫天要价…如当今中国公路管理中各种过路费管理混乱,导致下游实体产业成本居高不下…)
此再以农、工、商业中部分公共平台为例简析之。
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其必要条件之一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这是一国农业生产中最大的公共平台,国家公有之有利于全国性宏观总体布局和维护等。国家可根据不同水、土、光、热、肥等区域分布情况统一整改建设成若干不同农作物生产区(土地国有使国家可根据科技发展水平等随时方便地整体规划升级土地资源,而土地私有化后这种整体规划性升级就会十分困难),然后再面向全国国民按一定程序和要求统一进行招标承包…承包商可以是国民个人也可以是企业,甚至可以是国外公司。承包者按合同规定拥有一定时期一定农地的经营权。如此一来,可基本上确保农地的国有性,同时也能比较高效率地进行农业生产。(中国当代始于1980年左右的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就是这种理念的具体实践,它在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避免了新中国成立前数千年以来因土地大规模兼并导致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乱等这些基本生产资料私有化的弊端…)
工业生产比农业复杂很多,事实证明国家控制一切的效果并不好,但为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安全及可持续繁荣发展,当民营者们无力或不愿意投资一些基础产业时,国家适当控制原料工业及科技前沿性基础工业等部分行业等仍十分必要…为了降低一般国民的创业成本,催生大批中小企业的诞生,国家投资建设维护企业孵化器系统(包括信息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产品初试、中试基地、创新产品公共销售网络等系统)也很必要。
至于商业,国家一般控制特种商业如烟草专卖等就可以了,为了促进个人创业及社区服务,国家也可考虑投资建设维护一个全国性的公共销售网(包括社区便民店,超市等,也可以在一般超市中购买一定量摊位。),优惠性(最多收回建设维护成本,也可以适度地部分财政补贴)地承包给民生必须品及专利创新产品销售商。至于其它一般性商品的销售就交给市场自发发展。
当然,国家投资建设任何基础产业平台并公开公平招标民营,其直接目的都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让千千万万民营者们合法经营赢利,国家再从这些经营者的赢利中征税以维持国家政治经济管理的可持续。
8结束语
公私间的理论、实践和情志博弈,仍将继续动态性地超循环下去,期间必继续存在着无数“似是而非”或“佯谬”型悖论现象。但无论公或私或公私混合,在确保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等基本前提下,能够做到理论基本合理,实践比较有效且符合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情志,则都是可选的好策略之一。
各种迹象表明公私所有制度各有利弊,互相取长补短的空间是存在的,所以,动态性地在理论上研究探索并在实践中试错优选各种公私混合结构仍是各国人民的重要使命。就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暂时抛开狭义的国有私有争论,一般竞争性行业如饮服业等任由市场自由调节(私有私营),而具备自然垄断性质的基本产业平台如土地、路桥水电网络等则采用“国有民营”策略,应当是可选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