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业还能向日本学什么?


   有数据显示,百货在日本发展了近100年,目前百货业态在日本已不占据主流通地位,在零售销售额中只占据10%的比例;从2000年到现在,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重,日本百货业一直处于负增长时期。日本百货业经历了近30多年的消费方式的转变,上世纪70年代,需求旺盛的年代,百货业积极开店;80年代进入需求分化的年代,重点是控制库存、排除滞销商品;90年代,消费饱和年代,更加重视商品品质和库存控制;进入新世纪,再降价没有价值也卖不动的时代,消费饱和进一步加剧,新商品大量涌现。

  但中国的百货企业需要继续向日本学习。 因为中国百货业的经营理念还是落后于日本,特别是缺乏创新的人文观念。日本百货业崇尚的是对某一群体‘生活方式的引领,而中国百货业仍停留在按消费档次划分‘商品的销售。   日本百货公司更加注重于购物环境人性化的舒适,而中国百货公司则更加注重促销氛围的营造,其结果是前者产生更多为了逛而购买的顾客,后者则产生更多为了买而去逛的购买者。

   可以这么说,日本人上世纪70年代重视价格、80年代重视品质、90年代重视颜色,2000年以后则重视功能的消费行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