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发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有什么好处?
——形成了主次两套货币运行体系,具有一箭多雕的经济、金融和社会功效
——欧洲可以在三个层次运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解决欧元区各国,
整个欧洲和国际社会公共产品资金需求,并拉动欧洲经济走向复苏
政府票据:凯恩斯主义消解当今滞涨危机的有力武器
——可同时解决“滞”和“涨”的新的货币财政工具
——彻底解决政府发展公共产品需求的财政货币手段
——创造欧盟“财政”和欧元区国家“货币”的方法
东方金融 薛克俭
七、发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有什么好处?
——形成了主次两套货币运行体系,具有一箭多雕的经济、金融和社会功效
——欧洲可以在三个层次运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解决欧元区各国,
整个欧洲和国际社会公共产品资金需求,并拉动欧洲经济长久走向复苏
在资金和产品过剩、经济疲软的滞涨情况下,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满足了凯恩斯主义释放流动性,启动公共需求,拉动经济复苏的各种要求,其中最大受益人有两个,一个是中央银行,一个是财政部门。以发行1000亿政府基金和1000亿政府票据为例:
1、形成了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的主次两套货币运行体系。这是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最大的功劳。因为政府票据运行后,实际上形成了两套货币运行体系,法定货币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运行,政府票据在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单独运行。和法定货币比较,政府票据不受法定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由于是政府信用,而且是有期限,所以可控性更强。也就是说,发行政府票据后,医疗、教育市场可以不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对于欧元区来说,运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的意义就更加突出。为什么欧洲是当今滞涨的重灾区?首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欧洲的钱最多,所以“滞”的程度最严重,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大洲,欧洲的公共产品最丰厚,每每遭遇经济危机,是在做公共产品的“减法”,进一步通过公共产品拉动经济的空间不足。
除了前面提到的问题之外,欧元区内部还有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欧元运行后,欧元区只有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但是没有欧元区统一的财政。欧元区各国使用统一的货币,但是财政确实各行其是。欧盟是有货币,没有财政,欧元区国家有财政,没有货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都是“瘸腿”,因为两者都没有办法实行需要配套使用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也是目前欧洲人非常纠结,并无法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地方。由此,此次欧洲运用凯恩斯主义解决滞涨危机,包括国债危机,就更加需要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况且,这些理论和实践也确实来自欧洲。
燃眉之急是优先为存在国债危机的欧元区国家发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方法很简单,只需将救助资金转化为政府基金,然后,依托政府基金发行政府票据即可。其次是建立欧盟的欧洲基金和欧洲票据,为欧元区的后进国家补助公共产品资金,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欧洲基金和欧洲票据都不会增加各国国家的财政负担。只是补助的标准和时机需要欧洲议会讨论。第三,欧洲可率先发起设立开放式的国际公共产品基金和国际公共产品票据。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补助公共产品资金。同样,这不会为资金提供国增加负担,却可以输出欧洲的资金和商品。不许论证就可以知道,直到这一步,欧洲才有可能长久的复苏。
2、吸纳社会游资,有效解决货币超发行和流动性不足问题。发行1000亿政府基金,可以固定1000亿社会游动资金,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发行1000亿政府票据,占1000亿货币发行指标,用于公共服务定向发行的政府票据拉动了公共需求,及公共产品下游的产业链,从资金需求角度解决了流动性不足问题。
3、提供可靠的保值渠道,分流了投机资金。由于政府基金是封闭浮息保值,将为需要保值的保险、养老等大宗资金提供可靠的投资渠道。目前,国内外都缺少稳定可靠的资金保值产品,政府基金的发行将使社会的保值资金和投机资金实现分流,大部分保险和养老资金将可以选择购买政府基金保值,既保证了保值资金的需要,又减少了投机资金的规模。当然,普通老百姓的保值储蓄也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基金进行保值。
4、彻底解决了政府发展公共产品财力不足问题,不光节省财政资金,而且建立了按照需要自动调整资金规模的新的、间接的财政手段。按4%-6%融资成本考虑,1000亿政府票据替代1000亿财政税收,可以为政府节约90%以上的财政资金。而且,政府票据并没有直接加重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这是政府票据和政府税收的最大区别。
实际上,政府票据是一种自动自我调节规模的软性的间接税收。由于政府票据在公共产品领域的运行,也产生税收,政府票据每年周转次数需要实际观察,按每年周转5次,经济运行每次税收占25%计算,可拉动5000亿市场,除政府票据第一次采购不创造税收外,其余4次可创造约1000亿新的税收。也就是说,政府票据每年只要周转使用5次,其新创造的税收就可以把政府基金的本金收回来。政府票据运行新增加的税收除满足新的公共产品需求外,统一纳入政府大财政的盘子。
5、拉动消费需求。1000亿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支出由政府买单后,老百姓由此可以释放1000亿的医疗、教育、养老存款,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而且这些释放的存款可以长期有效拉动消费。
6、改善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有利节能减排。医疗教育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和低物耗、低污染产业。超常发展医疗、教育等产业,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还可以优先缓解两极分化问题,缓解许多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7、增加了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和其他政府部门进行金融经济调控的手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