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有一个情节,为了找回失去的爱,杨紫曦在已拆除的老地方餐馆的废墟中找到了几年前她和吴狄恋爱时贴在墙上的那张纸。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有很多,那么,如果这段爱情誓言是通过新兴的电子化介质来完成的,杨紫曦还能否找回这段誓言?
如果这段誓言当初是用手机短信发送的,那么,九成会因为两人换手机而丢掉短信。数据显示,中国城市消费者平均每18个月换一次手机。而换手机时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将旧手机中的信息转移到新手机中,少部分略懂使用技巧的人一般也只是将通讯录转移到新手机中,至于旧手机中的短信等信息如何转移,鲜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会在意这一点,因此,换手机后旧手机中的短信往往会整体丢失。
如果当初是在QQ或MSN上发送的信息,几年后多半也会丢失。使用MSN时,系统默认不保存聊天记录,除非用户自己主动在退出聊天窗口前保存聊天记录。但据笔者观察,网民几乎都没有这一习惯,所以,退出与对方的聊天,往往意味着聊天话语记录的丢失。使用QQ的话,系统默认将聊天记录保存在当前使用的电脑中,下一次登录QQ时,用户可以看到电脑保存的以前的聊天记录。大多数中国用户的电脑使用年限是3年至5年。但是,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QQ聊天记录是保存在电脑本机中的,因此在淘汰旧电脑时用户不会想起要转移QQ聊天记录到新电脑中,所以最终也会丢失聊天记录。当然,有人会说,QQ提供“消息记录漫游”服务,设置之后,在任何地方登录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完整消息记录,不过,这一服务是针对QQ会员的特权,而用户每个月交钱才能成为QQ会员。
类似的,如果这段爱情誓言当初是通过大学BBS发送的站内信息,很可能会因当事人几年没上线而导致账号信息被清空,笔者身边有很多离开校园后就不再上原大学的校园BBS的例子。如果当初是邮箱发送的电子邮件,总的来说可能保存得稍微好一点,不过,由于电子邮箱中删除邮件很容易,很多情侣会在分手时删除双方所有来往信件。更有甚者,笔者身边还有朋友碰到过因为邮箱服务商系统故障导致个人邮箱丢失大半信件的情况。
从以上分析来看,恋人用那些电子化手段进行的交流,非常难以成为可长期保留的记录,或者,本来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当事人却忘了保存或不会保存。为什么会有此情况?
如今,很多网民都在说,由于社交网站、微博等大行其道,网民在逐渐成为“透明人”。“透明”的原因,是人们大量地借用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或BBS、微博等社交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而这些交流中的90%,传统上人们是利用当面或电话交流完成的,因此不具备保存的价值。这使得人们几乎没有保存交流信息的意识,即使偶尔想保存,也往往因为不会操作而作罢,例如,绝大多数用户不知道QQ聊天记录保存在电脑中的哪个目录下。
实际上,除了“忘了保存”和“不会保存”外,还存在一种可能性:有用信息本来是保存了的,可是,由于保存的信息量过于庞大,用户自己在海量的信息里几乎找不到目标信息。
打个比方,如果杨紫曦和吴狄的那段爱情誓言是在QQ聊天时立下的,那么,从前后数年的QQ聊天记录中找出那段誓言的难度,只怕比从老地方餐馆的废墟中找出那张纸的难度还要大。(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2年6月26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8版http://www.bjcanka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8&id=5236。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